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双层区分制下正犯与共犯的区分
被引:11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钱叶六
机构
: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来源
:
法学研究
|
2012年
/ 34卷
/ 01期
基金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
区分制;
正犯;
共犯;
实行行为说;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4 ;
030609 ;
摘要
:
世界各国刑法关于共犯体系的立法存在着"单一制"与"区分制"两大类型。中国刑法中的共犯体系在解释论上可归结为区分制,如何区分正犯与共犯亦是中国共犯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在德、日刑法中,正犯与共犯的区分具有同时解决参与人的定罪和量刑的双重功能。在此种单层区分制下,重视参与人在不法事实实现过程中的实质支配力或作用大小的犯罪事实支配理论、重要作用说有其论理上的妥当性。中国刑法对参与人同时采用了分工和作用两种并存不悖、功能各异的分类标准。分工分类标准下的正犯与共犯旨在解决参与人的定性及其间的关系问题,而不直接决定和评价参与人的刑罚轻重,承载量刑功能的是作用分类标准下的主犯和从犯。在这种双层区分制立法模式下,正犯与共犯的界分宜采以构成要件为轴心的实行行为说。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43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论正犯理论的客观实质化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艳红
[J].
中国法学,
2011,
(04)
: 125
-
142
[2]
“轮奸”情节认定中的争议问题研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钱叶六
[J].
江淮论坛,
2010,
(05)
: 116
-
122+172
[3]
分工分类与作用分类的同一——重新划分共犯类型的尝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金彪
[J].
环球法律评论,
2010,
32
(04)
: 47
-
56
[4]
正犯与犯罪事实支配理论[J]. 克劳斯·罗克辛,劳东燕.刑事法评论. 2009(02)
[5]
区分制共犯设立模式之前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阎二鹏
[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8,
(05)
: 98
-
103
[6]
日本刑法中的实行行为
金光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
金光旭
[J].
中外法学,
2008,
(02)
: 234
-
245
[7]
刑法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周光权, 2011
[8]
刑事法评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11
[9]
承继共犯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任海涛, 2010
[10]
刑法讲义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 大谷实, 2008
←
1
2
3
→
共 26 条
[1]
论正犯理论的客观实质化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艳红
[J].
中国法学,
2011,
(04)
: 125
-
142
[2]
“轮奸”情节认定中的争议问题研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钱叶六
[J].
江淮论坛,
2010,
(05)
: 116
-
122+172
[3]
分工分类与作用分类的同一——重新划分共犯类型的尝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金彪
[J].
环球法律评论,
2010,
32
(04)
: 47
-
56
[4]
正犯与犯罪事实支配理论[J]. 克劳斯·罗克辛,劳东燕.刑事法评论. 2009(02)
[5]
区分制共犯设立模式之前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阎二鹏
[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8,
(05)
: 98
-
103
[6]
日本刑法中的实行行为
金光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
金光旭
[J].
中外法学,
2008,
(02)
: 234
-
245
[7]
刑法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周光权, 2011
[8]
刑事法评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11
[9]
承继共犯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任海涛, 2010
[10]
刑法讲义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 大谷实, 2008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