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强和植被覆盖度对典型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张旭昇
薛天柱
马灿
魏国孝
闫业庆
胡雅杰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雨强; 植被覆盖度; 产流; 产沙;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06.004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应用先进的UGT水蚀测量仪,研究黄土高原祖厉河流域雨强和植被覆盖度对典型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间隔为15min的产流量、径流含沙量和产沙量与15min雨强具有相同的增减趋势,呈三次曲线关系y=b0+b1x+b2x2+b3x3。7种雨强条件下,人类扰动撂荒地的产流量、径流含沙量和产沙量均明显大于植被自然恢复的撂荒地,覆盖度20%的撂荒地是覆盖度35%撂荒地的平均径流系数的2.35倍,径流含沙量的4.48倍,产沙量的14.06倍。相对于受到扰动的撂荒地,植被自然恢复的撂荒地水土保持效益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雨强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影响 [J].
李广 ;
黄高宝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1) :85-90
[2]   天山山区草地覆被和雨强对产流和产沙的影响研究——以天山天池自然保护区为例 [J].
周宏飞 ;
王大庆 ;
马健 ;
金发军 ;
尹湘江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5) :26-29
[3]   黄土丘陵区土壤抗水蚀能力变化的动态评估 [J].
尹乐 ;
倪晋仁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5) :724-734
[4]   长江黄河源区覆被变化下降水的产流产沙效应研究 [J].
李元寿 ;
王根绪 ;
王一博 ;
王军德 ;
贾晓红 .
水科学进展, 2006, (05) :616-623
[5]   不同下垫面径流小区土壤水蚀特征试验研究 [J].
申震洲 ;
刘普灵 ;
谢永生 ;
郑世清 ;
琚彤军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3) :6-9+22
[6]   黄土裸坡降雨产流过程试验研究 [J].
王占礼 ;
黄新会 ;
张振国 ;
牛振华 ;
田风霞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4) :1-4
[7]   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降雨入渗、产流试验研究 [J].
陈洪松 ;
邵明安 ;
张兴昌 ;
王克林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2) :5-8
[8]   降雨径流过程驱动因子的室内模拟实验研究 [J].
张士锋 ;
刘昌明 ;
夏军 ;
谈戈 ;
李林 ;
刘彩堂 ;
周长青 ;
郭磊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3) :280-289
[9]   植被与水土流失研究综述 [J].
张清春 ;
刘宝元 ;
翟刚 .
水土保持研究, 2002, (04) :96-101
[10]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小流域产流产沙研究 [J].
赵鸿雁 ;
吴钦孝 .
自然科学进展, 2001, (08) :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