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断裂带东南的延伸及其构造演化意义

被引:33
作者
刘宝明 [1 ]
夏斌 [2 ]
李绪宣 [2 ]
张敏强 [2 ]
牛滨华 [1 ]
钟立峰 [2 ]
金庆焕 [2 ]
嵇少丞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红河断裂; 构造演化; 断裂; 延伸; 南海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红河断裂是中国华南与印支地块的分界线,莺歌海盆地的一号断裂是红河断裂向东进入南海的延伸部分.根据新的地球物理调查资料和盆地模拟技术的研究认为,红河断裂是沿着越东断裂向南延伸,在越南南部海域进一步分为两支断裂:一支是卢帕尔断裂,它继续向南延伸并消失于西北婆罗州之下;另一支是廷贾断裂,它继续向东南方向延伸可达文莱-沙巴地区.指出,万安盆地和位于南沙地块上的沉积盆地具有不同的构造演化历史,越东断裂和廷贾断裂的连线应是印支地块与南沙地块的分界线,它们同属陆缘断裂,并总体表现出以走滑断裂为主的特征,而卢帕尔断裂应是印支地块上的板内超壳断裂.重建了红河断裂和南海扩张的演化历史,所获得的认识对邻区构造演化的理解及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14 / 9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及其邻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 [J].
胥颐 ;
刘建华 ;
刘福田 ;
宋海斌 ;
郝天珧 ;
江为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1201-1208+1233
[2]   南海盆地演化及碳酸盐岩油气勘探 [J].
刘宝明 ;
夏斌 ;
金庆焕 ;
李勤 .
海相油气地质, 2003, 8(Z1) (Z1) :10-16+7
[3]   西藏吉定蛇绿岩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地幔过程的制约 [J].
夏斌 ;
陈根文 ;
梅厚均 ;
郭令智 ;
肖序常 ;
喻亨祥 ;
漆亮 ;
王国强 ;
钟志洪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7) :578-585
[4]   南海中生代特提斯期沉积盆地的发现与找寻中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前景 [J].
夏戡原 ;
黄慈流 .
地学前缘, 2000, (03) :227-238
[5]  
红河断裂带人海后的延伸及其构造意义[J]. 万玲,姚伯初,吴能友.南海地质研究. 2000(00)
[6]   青藏高原挤压隆升过程的数值模拟 [J].
傅容珊 ;
徐耀民 ;
黄建华 ;
李力刚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3) :346-355
[7]   红河-金沙江走滑断裂带的岩浆活动特征与深部作用过程初探 [J].
李玉文 ;
周文戈 ;
谢鸿森 ;
许祖鸣 ;
郭捷 .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S1) :115-122
[8]   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年代学和Nd,Sr同位素特征 [J].
张玉泉 ;
谢应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4) :289-293
[9]   南海西南部万安盆地构造圈闭样式分析 [J].
刘宝明 ;
周昌范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7, (03) :26-31
[10]   南海西南走滑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钟广见,吴进民,王嘹亮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5, (04) :49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