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双重上市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来自香港联交所的经验证据

被引:3
作者
杨长虹 [1 ]
彭丁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
[2]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双重上市; 治理动机; 政府干预; 法律环境;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3.08.011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香港联交所99家H股公司为经验数据,旨在考察中国境内企业境外上市与境内回归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全文基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并多被政府终极所有的控制结构特点为研究起点,以控股股东和最终控制人分别作为公司层面和国家层面解释此双重上市的动因。研究发现,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双重上市显著负相关,而政府控制的公司与双重上市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了公司规模、绩效、财务杠杆和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因素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内双重上市后其经营业绩与上市之前相比显著下滑。本文的研究表明,控股股东支持公司赴法律环境更好、监管约束更严的境外市场上市是一种治理动机,但政府出于政治动机干预其实际控制的公司在境内双重上市损害了公司绩效,企业与政府之间目标的不一致性折射出了当前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境内回归面临的冲突与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双重上市、IPO抑价与大规模融资行为——来自中国公司IPO的证据 [J].
覃家琦 ;
邵新建 ;
赵映雪 .
金融研究, 2012, (03) :193-206
[2]   双重上市、信号幻觉与融资效应 [J].
潘越 ;
戴亦一 .
经济管理, 2010, 32 (03) :117-124
[3]   境外上市、投资者监督与盈余质量 [J].
沈红波 ;
廖冠民 ;
廖理 .
世界经济, 2009, (03) :72-81
[4]   境外上市背景下治理机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基于融资决策传导效应的研究 [J].
王化成 ;
李志杰 ;
孙健 .
会计研究, 2008, (07) :65-72+97
[5]   双重上市与融资约束——来自中国“A+H”双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潘越 ;
戴亦一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5) :139-149
[6]   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J].
易宪容 ;
卢婷 .
管理世界, 2006, (07) :4-14+33+171
[7]   海外上市、制度跃迁和银行绩效——“中银香港”案例分析 [J].
田利辉 .
管理世界, 2006, (02) :110-122+133+172
[8]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Ownership, and the Cross‐listing Decision[J] . CRAIG DOIDGE,G. ANDREW KAROLYI,KARL V. LINS,DARIUS P. MILLER,RENé M. STULZ.The Journal of Finance . 2009 (1)
[9]  
Stock price informativeness, cross-listings,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J] . Thierry Foucault,Thomas Gehrig.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8 (1)
[10]  
U.S. cross-listings and the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evidence from dual-class firms[J] . Craig Doidg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