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与国际主义支持的实证研究——基于对北京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观的调查

被引:15
作者
吕芳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政管学院
关键词
国际主义; 国家认同; 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典型的观点认为,国家认同反作用于国际主义,全球认同也反作用于国家认同。传统中国只是一个具有松散政治形态的文化体,那么,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中国的国家认同与国际主义支持的现状如何?当前中国所奉行的"新国际主义"外交与国家认同的相关性如何?通过对北京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观的抽样调查,本文提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国际主义认同都比较强烈;民族、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差异会导致国家认同观、国际主义支持出现差异;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观与国际主义支持倾向于相互赋权而不是此消彼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全球认同与民族国家文化认同[N]. 傅华. &nbsp光明日报. 2006 (012)
[2]  
我们是谁[M]. 新华出版社 , (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著, 2005
[3]  
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 商务印书馆 , (美)乔纳森·弗里德曼(JonathanFriedman)著, 2003
[4]  
认同的力量[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 2003
[5]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 2002
[6]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M]. 商务印书馆 , 雷海宗著, 2001
[7]  
美国帝权下的中国崛起:美国化与中国化[J]. 彼得·卡赞斯坦,吉宓.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9(05)
[8]   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J].
吕芳 .
政治学研究, 2010, (04) :58-64
[9]  
China:Erratic State,Frustrated Society. Lucian Pye. Foreign Affairs . 1990
[10]  
法国民族问题:来自多元化的挑战. 刘力达. 中国民族报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