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种植模式与种养模式的能值评价

被引:19
作者
李飞
林慧龙
常生华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关键词
能值评价; 农牧交错带; 种植模式; 种养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0 [一般性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传统种植模式(模式Ⅰ)和种养耦合模式(模式Ⅱ)的资源利用、环境压力及生态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式Ⅰ相比,模式Ⅱ的化肥投入减少一半,工业辅助能投入比例降低32%,有机能投入比例提高31%,但经济投入却降低30%;净能值产出率提高2.65倍,环境负载率降低92%,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境压力显著减小,可持续性指数提高31.25倍;阐明了引草入田、加入次级生产,实行草地农业的生态经济效益高于以籽实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的原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22 / 3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农户系统的能值分析 [J].
董孝斌 ;
高旺盛 ;
隋鹏 ;
严茂超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4) :78-82
[2]   稻鸭共作有机农业模式的能值评估 [J].
席运官 ;
钦佩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2) :237-242
[3]   北方农牧交错带半干旱区种植业系统能值分析——以武川县为例 [J].
秦红灵 ;
高旺盛 ;
何文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1) :157-161
[4]   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草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J].
邓波 ;
洪绂曾 ;
高洪文 .
草地学报, 2004, (03) :251-255
[5]   基塘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的能值评估 [J].
陆宏芳 ;
彭少麟 ;
蓝盛芳 ;
陈飞鹏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10) :1622-1626
[6]   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苜蓿草地固沙效果观察——环县试验报告 [J].
敬永方 ;
张富忠 ;
常生华 .
草业科学, 2003, (07) :58-59
[7]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及其治理开发的生态学原则 [J].
程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1) :1503-1506
[8]   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J].
蓝盛芳 ;
钦佩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1, (01) :129-131
[9]   华北农牧交错带草原—农田群落空间演变机制的研究 [J].
王堃 .
草地学报, 2000, (04) :267-272
[10]   发展草地农业推进我国西部可持续发展 [J].
任继周 ;
侯扶江 ;
张自和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1)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