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技术模式的研究

被引:36
作者
李鹏波 [1 ]
胡振琪 [1 ]
吴军 [2 ]
赵艳玲 [1 ]
臧真荣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2] 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学院
[3]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煤矸石山; 植被恢复; 技术模式; “六阶段”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矸石山作为矿区主要废弃地类型之一,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目前,对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矸石山的环境危害、基质改良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分析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矸石山植被恢复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分析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和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立地条件分析与评价、矸石山基质改良技术、树种选择和规划、抗旱造林栽植技术、植被抚育管理技术和植被恢复的监测与评价等组成的矸石山的植被恢复“六阶段”技术模式,加深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理论研究,为矸石山的植被恢复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阜新地区矸石山植被恢复的调查与分析 [J].
刘青柏 ;
刘明国 ;
刘兴双 ;
杨传兴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6) :434-437
[2]   煤矸石山的植物种群生长及其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J].
胡振琪 ;
张光灿 ;
魏忠义 ;
郭金刚 ;
张长根 ;
王战洲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3, (05) :25-29+33
[3]   煤矸石对环境的危害及其综合治理与利用 [J].
江洪清 .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03, (03) :43-46
[4]   煤矸石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J].
谢宏全 ;
张光灿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03) :27-30+62
[5]   矸石山对矿区环境的污染机制与治理方法 [J].
籍成静 ;
范晋轩 .
煤, 2002, (03) :47-48
[6]   煤矸石的危害与防治 [J].
常允新 ;
朱学顺 ;
宋长斌 ;
卫政润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1, (02) :42-46
[7]   煤矸石山立地条件与林业复垦研究——以山西统配煤矿为例 [J].
高建钰 ;
白中科 ;
焦志芳 .
山西林业科技, 1999, (01) :19-22+46
[8]   对矸石山自燃污染绿色生态环境的研究 [J].
刘薇 .
东北煤炭技术, 1999, (01) :62-64
[9]   煤矸石山表层矸石风化物的盐分状况与复垦种植 [J].
段永红 ;
赵景逵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4) :337-339+401
[10]   煤矸石的环境问题及其资源化利用 [J].
姜振泉 ;
李雷 .
环境科学研究, 1998, (03)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