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环境演变对史前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良渚古文化衰变为例

被引:19
作者
周鸿
郑祥民
机构
[1] 教育部城市与环境动态过程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2] 上海
关键词
环境演变; 良渚文化; 降温事件; 海侵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 [中国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0601 ;
摘要
良渚先民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经济生活模式的决定 ,连片成串地集中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 ,良渚早中期的温干气候和适宜环境使良渚文化空前繁荣 ,但在距今 4 0 0 0年左右突然消亡。作者通过研究 ,发现在距今 4 10 0年左右存在明显的降温事件 ,降温使农作物歉收 ,食物匮乏 ,在部落间引起连绵战争 ,使良渚文化走向衰弱。而距今 360 0年左右的海平面升高 ,在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发生沟谷海侵 ,地下水位升高 ,太湖湖泊体系迅速扩张 ,引起大洪水 ,导致良渚文化消亡。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上海马桥遗址文化断层成因研究 [J].
朱诚 ;
宋健 ;
尤坤元 ;
韩辉友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6, (02) :148-152
[3]   上海地区全新世植被、环境演替与古人类活动关系探讨 [J].
王开发,张玉兰,封卫青,黄宣佩,张明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1) :1-4
[5]   关于良渚文化的若干问题——为纪念良渚文化发现五十周年而作 [J].
安志敏 .
考古, 1988, (03) :236-245+235
[6]   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全新世海侵问题 [J].
严钦尚 ;
洪雪晴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7, (06) :744-752
[7]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的异常期及其天文成因 [J].
任振球 .
农业考古, 1986, (01) :298-303
[8]   太湖地区全新世以来古地理环境的演变 [J].
景存义 .
地理科学, 1985, (03) :227-234
[9]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 [J].
安志敏 .
考古, 1981, (03) :252-260
[10]   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 [J].
尹焕章 ;
张正祥 .
考古, 1962, (03) :147-1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