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对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与种群格局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赵登亮 [1 ]
刘钟龄 [1 ]
杨桂霞 [2 ]
辛小平 [2 ]
梁存柱 [1 ,3 ]
王炜 [1 ]
王立新 [4 ,3 ]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 内蒙古大学中美生态、能源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中心
[4] 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克氏针茅草原; 放牧强度; 摄影图像分析; 植物群落与种群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在内蒙古草原区中部的克氏针茅草原,连续4年(2006-2009年)进行了夏秋季划区轮牧实验;利用摄影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方法,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和种群格局的生态作用效应。摄影图像和测定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实验小区形成了大小不一、结构不同的群落斑块,并显示出不同放牧强度与放牧周期的植物群落及种群斑块结构的生态梯度格局。在不放牧的围封对照小区内(G5)保持原有的克氏针茅群落斑块和羊草群落斑块,二者的斑块数量、斑块面积之比、斑块的植物组成与生物量都比较稳定;在不同放牧强度的实验小区(G1、G2、G3),群落斑块的数量、面积、种群结构、植物多度、株丛冠幅、生物量等都形成了相对应的梯度差异。不同放牧强度导致克氏针茅群落与种群斑块的不同破碎化程度和植物个体(株丛)小型化。适度放牧使得斑块结构与生物量表现出中度干扰下植物补偿性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植物群落斑块结构与种群格局的变化是草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拓殖与衰退的基本形式,也是生态演替的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J].
侯扶江 ;
徐磊 .
草业学报, 2009, 18 (06) :210-225
[2]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J].
董建军 ;
张庆 ;
牛建明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417-424
[3]   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王立新 ;
刘钟龄 ;
刘华民 ;
王炜 ;
梁存柱 ;
乔江 ;
中越信和 .
生态学报, 2008, (02) :544-550
[4]   内蒙古温带草地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马文红 ;
杨元合 ;
贺金生 ;
曾辉 ;
方精云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8, (01) :84-92
[5]   围栏禁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J].
闫玉春 ;
唐海萍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06) :1225-1232
[6]   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格局特征的变化 [J].
许清涛 ;
黄宁 ;
巴雷 ;
王德利 .
中国草地学报, 2007, (02) :7-12
[7]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 [J].
任海 ;
彭少麟 ;
陆宏芳 .
生态学报, 2004, (08) :1760-1768
[8]   气候变化和放牧活动对糙隐子草种群的影响 [J].
汪诗平 ;
王艳芬 ;
陈佐忠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3) :337-343
[9]   不同牧压梯度下植物群落特性的比较 [J].
宝音陶格涛 ;
李艳梅 ;
杨持 .
草业科学, 2002, (02) :13-15
[10]   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 [J].
任海 ;
邬建国 ;
彭少麟 .
热带地理, 2000, (04) :3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