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放牧对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与种群格局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赵登亮
[1
]
刘钟龄
[1
]
杨桂霞
[2
]
辛小平
[2
]
梁存柱
[1
,3
]
王炜
[1
]
王立新
[4
,3
]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 内蒙古大学中美生态、能源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中心
[4] 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克氏针茅草原;
放牧强度;
摄影图像分析;
植物群落与种群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在内蒙古草原区中部的克氏针茅草原,连续4年(2006-2009年)进行了夏秋季划区轮牧实验;利用摄影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方法,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和种群格局的生态作用效应。摄影图像和测定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实验小区形成了大小不一、结构不同的群落斑块,并显示出不同放牧强度与放牧周期的植物群落及种群斑块结构的生态梯度格局。在不放牧的围封对照小区内(G5)保持原有的克氏针茅群落斑块和羊草群落斑块,二者的斑块数量、斑块面积之比、斑块的植物组成与生物量都比较稳定;在不同放牧强度的实验小区(G1、G2、G3),群落斑块的数量、面积、种群结构、植物多度、株丛冠幅、生物量等都形成了相对应的梯度差异。不同放牧强度导致克氏针茅群落与种群斑块的不同破碎化程度和植物个体(株丛)小型化。适度放牧使得斑块结构与生物量表现出中度干扰下植物补偿性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植物群落斑块结构与种群格局的变化是草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拓殖与衰退的基本形式,也是生态演替的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3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