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温带草地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124
作者
马文红
杨元合
贺金生
曾辉
方精云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温带草地;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空间分布; 垂直分布; 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利用实际观测的113个地面数据,估算了内蒙古温带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大小,揭示了其空间分布和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不同环境因素对地上、地下生物量的调控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3种草地类型(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的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地上生物量分别为56.6,133.4和196.7g/m2,地下生物量分别为301.0,688.9和1385.2g/m2;(2)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呈现自西南向东北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3种草地具有相似的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总体上,温带草地表层(0~10cm)地下生物量约占总地下生物量的一半;(3)降水是导致内蒙古温带草地生物量空间变异的主要因子.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降水关系密切,而受土壤质地和草地类型的影响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内蒙古温带草原的根冠比及其影响因素 [J].
马文红 ;
方精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774-778
[2]   中国北方典型草地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J].
马文红 ;
方精云 .
生物多样性, 2006, (01) :21-28
[3]   中国草地地下生物量研究进展 [J].
胡中民 ;
樊江文 ;
钟华平 ;
韩彬 .
生态学杂志, 2005, (09) :1095-1101
[4]   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贺金生 ;
肖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491-498
[5]  
1:1000000中国植被图集[M]. 科学出版社 , 侯学煜主编, 2001
[6]  
中国典型草原生态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陈佐忠, 2000
[7]  
中国草地资源[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 1996
[8]  
温室气体浓度和排放监测及相关过程[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王庚辰, 1996
[9]  
内蒙古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 编, 1985
[10]   Estimating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grasslands from field biomass measurements in temperate northern China [J].
Ni, J .
PLANT ECOLOGY, 2004, 174 (02) :21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