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温带草原的根冠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53
作者
马文红
方精云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温带草原; 根冠比; 年均温; 年降水; 土壤含水率;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6.139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温带草地大部分生物量分布在地下,地下生物量在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根冠比(R∶S)和地上生物量来估算地下生物量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但目前缺乏根冠比的数据。本研究利用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生物量实测数据,分析了R∶S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内蒙古温带草原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为135.3、775.2g.m-2,不同草原类型生物量差异显著,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的地上生物量分别为56.6、133.4和196.7g.m-2,地下生物量分别为301.0、688.9和1385.2g.m-2。(2)研究区3种草原类型的R∶S差异较小,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R∶S中值分别为6.7、5.3和5.2,总体上,内蒙古温带草地的R∶S为6.3。(3)R∶S与年均温、年降水和土壤含水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74 / 7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草地地下生物量研究进展 [J].
胡中民 ;
樊江文 ;
钟华平 ;
韩彬 .
生态学杂志, 2005, (09) :1095-1101
[2]   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贺金生 ;
肖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491-498
[3]   全球变化下的地下生态学:问题与展望 [J].
贺金生 ;
王政权 ;
方精云 .
科学通报, 2004, (13) :1226-1233
[4]   内蒙古几种针茅特性和生态地理分布的研究 [J].
陈世鐄 ;
李银鹏 ;
孟君 ;
占布拉 ;
张昊 .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7, (01) :40-46
[5]  
内蒙古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 编, 1985
[6]   Belowground primary production by carbon isotope decay and longterm root biomass dynamics [J].
Milchunas, DG ;
Lauenroth, WK .
ECOSYSTEMS, 2001, 4 (02) :139-150
[7]   Root biomass allocation in the world's upland forests [J].
Cairns, MA ;
Brown, S ;
Helmer, EH ;
Baumgardner, GA .
OECOLOGIA, 1997, 111 (01) :1-11
[8]  
Using simpl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o estimate belowground productivityin grasslands .2 GILL R A,KELLY R H,PARTON WJ,et al. Global Biogeography . 2002
[9]  
Functional equilibrium: sense or nonsense .2 Brouwer R. Netherland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