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地地下生物量研究进展

被引:86
作者
胡中民
樊江文
钟华平
韩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草地; 地下生物量; 地下生产力; 根系; 全球变化;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5.0106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在草地生态学研究中,草地地下生物量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地下部分无论是生理功能还是对草地植被碳蓄积贡献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综述了中国当前草地地下生物量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包括草地地下生物量的测定方法,草地地下生物量的垂直空间分布规律,年度季节动态,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值关系及动态,以及影响草地地下生物量的环境因子和人为因子。最后提出了我国草地地下生物量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95 / 1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Root turnover and production by 14 C dilution: implications of carbon partitioning in plants[J] . D. G. Milchunas,W. K. Lauenroth,J. S. Singh,C. V. Cole,H. W. Hunt. &nbspPlant and Soil . 1985 (3)
[2]  
Root production, turnover and respiration under two grassland types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solar radiation[J] . A. H. Fitter,J. D. Graves,G. K. Self,T. K. Brown,D. S. Bogie,K. Taylor. &nbspOecologia . 1998 (1)
[3]   高山线叶嵩草草地的第一性生产和光能转化率 [J].
胡自治 ;
孙吉雄 ;
张映生 ;
徐长林 ;
张自和 .
生态学报, 1988, (02) :183-190
[4]   陕北黄土高原大油芒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 [J].
朱志诚 ;
贾东林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1, (03) :253-263
[5]   不同利用方式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产力及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J].
李存焕 ;
王红霞 .
中国草地, 1991, (05) :33-38
[6]   草地地下生物量研究综述 [J].
孙力安 ;
梁一民 ;
刘国彬 .
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 1993, (01) :6-13
[7]   不同直径土钻测定草地地下生物量方法探讨 [J].
孙力安,刘国彬,梁一民 .
中国草地, 1994, (02)
[8]   甘肃天祝主要高山草地的生物量及光能转化率 [J].
胡自治,孙吉雄,李洋,龙瑞军,杨发林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02) :121-131
[9]   羊草+杂类草群落生物量动态模式的研究 [J].
多立安,田德昌,李敬兰,赵彬,佟振宇 .
黑龙江畜牧兽医, 1994, (08) :4-6
[10]  
Belowground productivity of two cool desert communities[J] . M. M. Caldwell,L. B. Camp. &nbspOecologia . 197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