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五化”协调发展格局研究

被引:18
作者
王维
张涛
陈云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五化协调; 分布格局; 空间相关; 影响因素;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8.03.008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HR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评价长江经济带每"两化"以及"五化"的协调发展指数,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索"五化"协调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五化"发展指数中绿色化发展指数最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最低;"五化"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绿色化指数最高,中游地区工业化指数最高,下游地区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指数最高;"两化"协调发展指数最高为城镇化与信息化,最低为工业化与绿色化;"五化"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格局为下游地区高于中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成因 [J].
徐维祥 ;
杨蕾 ;
刘程军 ;
张凌燕 ;
李露 .
地理科学, 2017, 37 (04) :502-511
[2]   丝绸之路节点城市“五化”同步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J].
聂梁林 ;
李丁 ;
赵怡芳 ;
朱晓婷 ;
宋丹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 32 (12) :1482-1488
[3]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五化协同”发展研究 [J].
颜双波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6) :123-135+146
[4]   东北三省对外直接投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J].
郑蕾 ;
刘毅 ;
刘卫东 .
地理科学, 2016, 36 (09) :1329-1337
[5]   习近平“五化协同”的内在逻辑与系统论解析 [J].
郑尚植 .
财经问题研究, 2016, (09) :8-9
[6]   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 [J].
周春山 ;
杨高 ;
王少剑 .
地理科学, 2016, 36 (11) :1643-1653
[7]   绿色化引领“五化协同”的哲学基础和价值意蕴 [J].
秦国伟 ;
李铁铮 .
甘肃社会科学, 2016, (04) :65-69
[8]   山西省“五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J].
赵凯娜 ;
张荣荣 ;
史琴琴 .
智能城市, 2016, 2 (06) :1-3
[9]   乡村转型发展格局与驱动机制的区域性分析 [J].
王艳飞 ;
刘彦随 ;
李玉恒 .
经济地理, 2016, 36 (05) :135-142
[10]   “五化”视角下鹤壁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J].
田洁玫 ;
任彧 ;
陈杰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4) :22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