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转型发展格局与驱动机制的区域性分析

被引:60
作者
王艳飞 [1 ,2 ]
刘彦随 [1 ,3 ]
李玉恒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乡村转型发展; 驱动机制; 地理加权回归; 区域分析;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5.01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统计和地理加权回归对2000年以来中国各地乡村转型发展水平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区域性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空间分异明显,高值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区域,低值区集中在西南部地区。2000—2010年,区域间乡村转型发展相对差异减小,但空间差异格局固化。2乡村转型发展受自然因素、区位条件、经济及社会变化的综合影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投资带动是主要驱动力,耕地资源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制约性不显著。3经济社会因素对乡村转型发展的作用强度存在区域差异,工业化、城镇化对东部地区乡村转型发展推动作用高于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对平原地区和西北部畜牧区乡村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4应根据乡村发展基础和转型态势,制定区域差别化的措施和政策,改善区际协同环境及完善城乡互动机制,尤其提升中西部乡村地区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区域响应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乡村在城镇化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及其发展问题 [J].
佘之祥 .
中国环境管理, 2015, 7 (03) :57-62+85
[2]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J].
刘彦随 ;
周扬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 32 (02) :97-105
[3]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J].
房艳刚 ;
刘继生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257-270
[4]   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J].
王艳飞 ;
刘彦随 ;
李裕瑞 .
地理研究, 2015, 34 (01) :122-130
[5]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J].
段成荣 ;
吕利丹 ;
邹湘江 .
人口研究, 2013, 37 (02) :17-24
[6]   中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解析 [J].
李玉恒 ;
刘彦随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61-65
[7]   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J].
顾朝林 ;
李阿琳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138-141+148
[8]   黄淮海典型地区村域转型发展的特征与机理 [J].
李裕瑞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2, 67 (06) :771-782
[9]   乡村转型发展特征评价及地域类型划分——以“苏南-陕北”样带为例 [J].
龙花楼 ;
邹健 ;
李婷婷 ;
刘彦随 .
地理研究, 2012, 31 (03) :495-506
[10]   我国乡村转型发展动力机制与优化对策的典型分析 [J].
龙花楼 ;
李婷婷 ;
邹健 .
经济地理, 2011, 31 (12) :2080-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