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科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21
作者
潘敏
石丽
周金莲
李丹
袁琼
周威
黄万琪
机构
[1] 武汉工业学院医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应对方式; 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学科在校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效果。方法:于2004-09/10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工业学院在校大学生45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专业分为工科和医科。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应进行应对方式调查,问卷有62道题目,回答“是”或者“否”,当回答“是”时则要接着选择应对方式“有效”,“比较有效”或“无效”。评分方法是采用分量表统计记分的形式,分量表分为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3项积极应对方式和自责、退避、幻想3项消极应对方式,各分量表前没有“-”者,选“是”得1分,有“-”者,选“否”得1分。结果: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合格问卷423份,有效率达94.0%。①医科学生与工科学生应对方式无明显差异。②不同性别学生“解决问题”项目中,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8.88±2.77),(7.79±3.24),P<0.05];在“求助”项目中女生得分高于男生[(5.78±2.43),(4.88±2.40),P<0.05];而3项消极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比较均无统计意义。③在分量表“解决问题”和“求助”中应对方式有效(36.2%,32.5%)与比较有效(52.6%,53.6%)总人数比例超过85%;“合理化”中应对方式有效(36.2%)与比较有效(44.8%)总人数比例超过80%;分量表中积极应对方式有效的人数比例明显超过消极应对方式有效的人数比例,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无效的人数比例也高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无效的人数比例。结论:不同学科在校大学生采用应对方式差别不大,男生多用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女生则采用“求助”的应对方式;运用积极应对方式有效的人数比例高于运用消极应对方式有效的人数比例。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绍兴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挫折应对方式研究 [J].
李黎 .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04) :458-459
[2]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J].
佟月华 .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04) :396-397
[3]   综合心理辅导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应对能力的影响 [J].
官锐园 ;
樊富珉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04) :219-221
[4]   师范大学生204名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调查 [J].
刘春燕 ;
李文权 .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01) :42-43
[5]   应付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 [J].
施承孙 ;
董燕 ;
侯玉波 ;
侯桂芝 ;
周晓梅 .
心理学报, 2002, (04) :414-420
[6]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 [J].
沈晓红 ;
黄丽 ;
祝一虹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 (01) :71-73
[7]   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 [J].
王振宏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03) :22-27
[8]  
医学心理学概论[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赵耕源,黄铎香编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