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2009年华南地区冬季年平均气温序列重建

被引:16
作者
丁玲玲 [1 ,2 ]
葛全胜 [2 ]
郑景云 [2 ]
傅辉 [3 ]
机构
[1] 湖北文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华南地区; 降雪南界; 降雪日数; 冬季年平均气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华南地区清代雨雪档案记载、地方志等历史资料,以及现代器测数据,基于器测时期华南地区降雪南界和降雪日数与华南地区冬季年平均气温的相关性,重建了1736~2009年华南地区的年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序列,分析了华南地区近300年来冬季的冷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华南地区冬季冷暖变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其中相邻年气温最大相差为3.2℃(1793年与1792年和1831年与1830年),相邻年代最大相差为0.8℃(1840s与1830s和1990s与1980s);2)2000s为最暖年代,气温比最冷年代(1830s和1870s)高1.6℃;3)19世纪为偏冷世纪,而18世纪和20世纪为偏暖世纪。
引用
收藏
页码:1191 / 11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南昌1736年以来的降雪与冬季气温变化 [J].
伍国凤 ;
郝志新 ;
郑景云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6) :1022-1028
[2]   中国气候区划新方案 [J].
郑景云 ;
尹云鹤 ;
李炳元 .
地理学报, 2010, 65 (01) :3-12
[3]   15~19世纪末期间广东的气候与灾害特征的初步探讨 [J].
薛积彬 ;
钟巍 ;
赵引娟 ;
彭晓莹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123-131
[4]   1736~1999年西安与汉中地区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重建 [J].
郑景云 ;
葛全胜 ;
郝志新 ;
田砚宇 .
地理研究, 2003, (03) :343-348
[5]   历史环境变化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 [J].
郑景云 ;
郝志新 ;
狄小春 .
地理研究, 2002, (02) :146-154
[6]   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 [J].
葛全胜 ;
郑景云 ;
方修琦 ;
满志敏 ;
张雪芹 ;
张丕远 ;
王维强 .
第四纪研究, 2002, (02) :166-173
[7]   中国小冰期的气候 [J].
王绍武 ;
叶瑾琳 ;
龚道溢 .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54-64
[8]   2000年来华南沿海气候与环境变化 [J].
李平日 ;
谭惠忠 ;
侯的平 .
第四纪研究, 1997, (01) :86-94
[9]   合肥地区1736-1991年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 [J].
周清波 ;
张丕远 ;
王铮 .
地理学报, 1994, (04) :332-337
[10]   历史文献中气候信息的评价 [J].
葛全胜 ;
张丕远 .
地理学报, 1990, (01)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