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与核质互作不育系的遗传关系剖析

被引:8
作者
梅明华
李泽炳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
关键词
光(温)敏不育基因; 质核互作不育基因; 育性保持; 育性恢复;
D O I
10.16288/j.yczz.1995.01.007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1991-1992年,分析了6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与15个核质互作不育系杂交F1及部分F2植株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结果清楚地表明,有些光敏核不育系能够保持核质互作不育系的雄性不育性,有些光(温)敏核不育系则能够恢复或部分恢复;有些光敏核不育系对某一核质互作不育系具有保持能力,对另一核质互作不育系则具恢复能力;并初步推测光(温)敏核不育基因与核质互作不育基因是独立发生的,当核质互作不育系中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隐性不育基因一起作用时,能够掩盖光(温)敏不育基因及其育性恢复基因的表达.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农垦58S及其转育的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等位性测验 [J].
梅明华 ;
李泽炳 ;
谢国生 .
湖北农业科学, 1992, (01) :3-6
[2]   光温条件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J].
刘宜柏 ;
贺浩华 ;
饶治祥 ;
孙义伟 ;
黄英金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1) :1-7
[3]   杂交水稻育性基因型初探 [J].
周开达 ;
郑友良 ;
黎汉云 ;
李仁端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1) :9-16
[4]   野败型杂交籼稻的育性基因分析 [J].
周天理 ;
沈锦骅 ;
叶复初 .
作物学报, 1983, (04) :241-247
[5]   水稻不同细胞质类型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J].
朱英国 .
作物学报, 1979, (04) :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