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对大气能见度方差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及其沙尘过往路径典型站点为例

被引:3
作者
邱玉珺
邹学勇
张春来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
关键词
沙尘天气; 能见度; 风速; 方差; 低能见度事件;
D O I
10.13227/j.hjkx.2006.06.002
中图分类号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71~2000年北京及其沙尘过往路径典型站点日能见度和各种沙尘天气发生日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发生频率与能见度方差的关系.发现当沙尘天气频率减少(增加)1次时,能见度方差就偏强(偏弱)1个标准差.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对日能见度变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风速的高频变率实现的,当风速变率偏强(偏弱)1个标准差时,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增强(减弱)约30%,近地面风场的高频变率影响了沙尘天气的产生,从而影响日能见度方差的波动.异常低能见度事件(日能见度距平<-2σ,σ为各站各日能见度距平的标准差)频次与能见度方差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风速距平频次增加,使得沙尘天气发生频次增加,从而导致低能见度事件频次上升;反之,异常低能见度事件下降.浮尘、沙尘暴和扬沙与低能见度事件的相关程度是不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46 / 10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近50年首都圈沙尘暴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温、降水和风的关系 [J].
陈玉福 ;
唐海萍 .
环境科学, 2005, (01) :32-37
[2]   近年来强沙尘暴天气气候特征的分析研究 [J].
张高英 ;
赵思雄 ;
孙建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1) :101-115
[3]   2002年北京特大沙尘暴的理化特性及其组分来源分析 [J].
孙业乐 ;
庄国顺 ;
袁蕙 ;
张兴赢 ;
郭敬华 .
科学通报, 2004, (04) :340-346
[4]   沙尘天气过境前后北京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 [J].
方修琦 ;
李令军 ;
谢云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407-411
[5]   北京大气环境的区域特征与沙尘影响 [J].
任阵海 ;
高庆先 ;
苏福庆 ;
王耀庭 ;
张志刚 ;
杨新兴 .
中国工程科学, 2003, (02) :49-56
[6]   北京地区沙尘天气及其影响 [J].
高庆先 ;
苏福庆 ;
任阵海 ;
张志刚 ;
王耀庭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5) :85-88
[7]   北京强沙尘暴史和周围生态环境变化 [J].
陈广庭 .
中国沙漠, 2002, (03) :9-12
[8]   西北地区东部群发性强沙尘暴序列的建立与分析 [J].
周自江 ;
王锡稳 .
地理学报, 2002, (04) :437-442
[9]   北京沙尘天气的沙尘来源及其治理 [J].
杨维西 .
林业经济, 2002, (07) :19-22
[10]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J].
钱正安 ;
宋敏红 ;
李万元 .
中国沙漠, 2002, (02)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