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塬区3种豆科牧草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利用研究

被引:12
作者
张晓红
王惠梅
徐炳成
李凤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水分动态; 豆科牧草; 黄土旱塬; 苜蓿; 沙打旺; 达乌里胡枝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在田间完全旱作条件下采用3个密度和2种播种方式观察了3种多年生豆科牧草生长第2年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苜蓿主要耗水深度在2~3 m,最深可达5 m,其中、高密度处理3 m以上土壤水分含量都在稳定田间持水量之下,已经开始形成土壤下伏干层;沙打旺耗水深度在0~2 m,最低含水量(11.61%)处于80~100 cm,在雨季可以恢复到稳定田间持水量之上;达乌里胡枝子主要耗水深度在1 m以上,最低含水量也在稳定田间持水量之上。单播沙打旺、苜蓿和达乌里胡枝子全生长期内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分别为249.9、180.2和136.6 mm,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29.39、26.04和8.91 kg.mm-1.hm-2。混播、加大播种密度都会增加3种牧草土壤水分消耗,降低土壤储水量,提高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影响程度因牧草种类、播种方式以及不同的生长时段而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428 / 14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黄土高原北部紫花苜蓿草地退化过程与植物多样性研究 [J].
李裕元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2321-2327
[2]   黄土区荒草地和裸地土壤水分的循环特征 [J].
陈洪松 ;
邵明安 ;
王克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0) :1853-1857
[3]   三种胡枝子属野生植物适应性的初步评价附视频 [J].
徐柱 ;
马玉宝 ;
李临杭 ;
田青松 ;
师文贵 ;
张利军 .
内蒙古草业, 2005, (02) :23-26
[4]   不同播期对紫花苜蓿生长性状及越冬性的影响研究 [J].
曾庆飞 ;
孙兆敏 ;
贾志宽 ;
韩清芳 ;
刘世新 ;
易华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5) :1007-1011
[5]   黄土丘陵区紫花苜蓿生长与土壤水分变化 [J].
程积民 ;
万惠娥 ;
王静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3) :435-438
[6]   8个引进苜蓿品种的生长特性比较研究 [J].
南红梅 ;
王俊鹏 ;
闫建波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12) :2261-2265
[7]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根系发育能力的研究 [J].
万素梅 ;
胡守林 ;
黄勤慧 ;
王龙昌 ;
赵书珍 ;
胡建宏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11) :2048-2052
[8]   紫花苜蓿品种间产量性状评价 [J].
孙建华 ;
王彦荣 ;
余玲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10) :1837-1844
[9]   草地退化的水分因素 [J].
魏永胜 ;
梁宗锁 ;
山仑 .
草业科学, 2004, (10) :13-18
[10]   旱地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J].
强秦 ;
曹卫贤 ;
刘文国 ;
张建昌 ;
党占平 ;
刘金海 ;
高亚军 ;
翟丙年 ;
李生秀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6) :1066-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