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剑叶光合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5
作者
张强 [1 ]
王春明 [1 ]
翟虎渠 [2 ]
万建民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光合性状;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稻剑叶全氮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是影响生物产量的重要因子。利用[Nipponbare(粳稻)×Kasalath(籼稻)]×Nipponbare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BILs)群体在2005、2006连续两年对其剑叶抽穗后7 d的全氮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y trait locus,QTL)定位。结果检测到5个控制全氮含量的QTLs(qTLN-1、qTLN-3a、qTLN-3b、qTLN-9和qTLN-12),分布在第1、第3、第9、第12这4条染色体上,其LOD值为2.67~19.07,贡献率为2.33%18.70%,其中qTLN-3a、qTLN-9、qTLN-12是新检测到的位点。在第6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控制净光合速率的QTL,LOD值为3.06,贡献率为4.73%;控制蒸腾速率的1个QTLqTr-10,其LOD值为6.59,贡献率为7.45%。同时还发现控制单个性状的QTLs存在上位性互作,因而利用相应的以Nipponbare为背景的全基因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s)群体进一步剖析单个QTL效应,结果显示控制全氮含量的qTLN-3a、qTLN-9和控制净光合速率的qPn-6在不同环境下可以被重复检测到,且效应稳定。该结果将有利于光合功能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MAS)育种及其图位克隆。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3个水稻光合功能相关性状QTL [J].
胡茂龙 ;
张迎信 ;
孔令娜 ;
杨权海 ;
王春明 ;
翟虎渠 ;
万建民 .
作物学报, 2006, (11) :1630-1635
[2]   水稻光合功能相关性状QTL分析 [J].
胡茂龙 ;
王春明 ;
杨权海 ;
翟虎渠 ;
陆巍 ;
张荣铣 ;
万建民 .
遗传学报, 2005, (08) :818-824
[3]   水稻剑叶全氮含量及其变化的遗传分析 [J].
杨权海 ;
王春明 ;
胡茂龙 ;
张迎信 ;
翟虎渠 ;
万建民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1) :9-14
[4]   水稻叶片叶绿素和过氧化氢含量的QTL检测及上位性分析(英文) [J].
杨权海 ;
陆巍 ;
胡茂龙 ;
王春明 ;
张荣铣 ;
M Yano ;
万建民 .
遗传学报, 2003, (03) :245-250
[5]   水稻叶片Rubisco活化酶表达的昼夜变化 [J].
张峰 ;
蒋德安 ;
翁晓燕 ;
王妮妍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2, (01) :37-40
[6]   水稻开花后叶片含氮量与光合作用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 [J].
徐克章 ;
黑田荣喜 ;
平野贡 .
作物学报, 1995, (02) :171-175
[7]  
QTL analysis of leaf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related physiological traits in rice ( Oryza sativa L.)[J] . Sheng Teng,Qian Qian,Dali Zeng,Yasufumi Kunihiro,Kan Fujimoto,Danian Huang,Lihuang Zhu. Euphytica . 2004 (1)
[8]  
Toward the mapping of physiological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n a rice function map: QT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QTLs and expressed sequence tags[J] . K. Ishimaru,M. Yano,N. Aoki,K. Ono,T. Hirose,S. Y. Lin,L. Monna,T. Sasaki,R. Ohsugi. 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1 (6-7)
[9]  
A genome scan for loci affecting pork quality in a Duroc-Landrace F2 population .2 G. A. Rohrer,R. M. Thallman,S. Shackelford,T. Wheeler and M. Koohmaraie. Animal Genetics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