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光合功能相关性状QTL分析

被引:11
作者
胡茂龙
王春明
杨权海
翟虎渠
陆巍
张荣铣
万建民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
关键词
水稻; 光合功能;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全氮; 叶绿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粳稻Kinmaze/籼稻DV85杂交后代单粒传衍生的81个F11家系所组成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InbredLines,RILs)群体,研究水稻光合功能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在水稻抽穗后7d测定叶片全氮含量(TLN)、叶绿素a/b比值(Chl.a∶b)和叶绿素含量(Chl)。共检测到6个QTL,各QTL的LOD值为2.66~4.81,贡献率为11.2%~29.6%,其中,在第1、2和11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与全氮含量相关的QTL,相应贡献率为17.3%、15.3%、13.7%;在第3和4染色体检测到2个与叶绿素a/b比值相关的QTL,贡献率为13.8%和29.6%;在第1染色体检测到1个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的QTL,贡献率为11.2%。4个QTL为本研究新检测的基因座。有趣的是,控制叶绿素含量的qCC1位于第1染色体上RFLP标记C122附近,与已报道的NADH谷氨酸合成酶基因位置一致,而叶绿素合成始于谷氨酸,暗示该基因座与水稻光合功能关系极为密切。然而,对抽穗后30d叶绿素含量进行QTL分析,结果未检测到与其相关的QTL,表明控制叶绿素含量qCC1效应随水稻叶片的衰老而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818 / 8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稻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 [J].
汪斌 ;
兰涛 ;
吴为人 ;
李维明 .
遗传学报, 2003, (12) :1127-1132
[2]   水稻叶片叶绿素和过氧化氢含量的QTL检测及上位性分析(英文) [J].
杨权海 ;
陆巍 ;
胡茂龙 ;
王春明 ;
张荣铣 ;
M Yano ;
万建民 .
遗传学报, 2003, (03) :245-250
[3]   用水稻苗期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估算水稻剑叶光合功能期的方法研究 [J].
曹树青 ;
陆巍 ;
翟虎渠 ;
盛生兰 ;
龚红兵 ;
杨图南 ;
张荣铣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4) :70-74
[4]   应用分子标记研究氮素胁迫条件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的遗传背景 [J].
吴平,罗安程 .
遗传学报, 1996, (06) :431-438
[5]   水稻开花后叶片含氮量与光合作用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 [J].
徐克章 ;
黑田荣喜 ;
平野贡 .
作物学报, 1995, (02) :171-175
[6]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mapping of the stay green mutant in rice[J] . K.-W. Cha,Y.-J. Lee,H.-J. Koh,B.-M. Lee,Y.-W. Nam,N.-C. Paek.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2 (4)
[7]  
Toward the mapping of physiological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n a rice function map: QT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QTLs and expressed sequence tags[J] . K. Ishimaru,M. Yano,N. Aoki,K. Ono,T. Hirose,S. Y. Lin,L. Monna,T. Sasaki,R. Ohsugi.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1 (6-7)
[8]   Enzymes of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J].
Beale, SI .
PHOTOSYNTHESIS RESEARCH, 1999, 60 (01) :4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