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胁迫对文冠果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江萍 [1 ]
王雪莲 [1 ]
孙向宁 [2 ]
牛攀新 [1 ]
杜志敏 [1 ]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2]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文冠果; 高温胁迫;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D O I
10.13836/j.jjau.2008046
中图分类号
S56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文冠果水培枝为试验材料,对6个高温梯度、4种培养液处理条件下其叶中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文冠果的POD酶当温度在35℃时酶活性出现一明显峰值;CAT酶当温度在45℃时酶活性出现一个明显峰值;SOD酶在温度为35℃和45℃时先后出现明显峰值;(2)POD和CAT酶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温度范围不同,温度在45℃之前,CAT酶起主要作用,温度高于45℃后,POD酶起主要作用;(3)不同铜、锌元素的水培液处理对SOD活性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即处理4-[Cu(1)Zn(1)]对SOD活性影响极其显著,其显著性大小依次为:4-[Cu(1)Zn(1)]、3-[Cu(1)Zn(0)]、2-[Cu(0)Zn(1)]。保护酶系统酶活性与文冠果的生理代谢以及抗逆性有关,旨在为文冠果抗逆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越冬时期雪松叶片中SOD、CAT及可溶性糖的变化 [J].
左宝峰 ;
冀支林 ;
姚延梼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238-240+298
[2]   植物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研究进展 [J].
陈培琴 ;
郁松林 ;
詹妍妮 ;
康喜亮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5) :223-227
[3]   梭梭、柠条抗逆性的比较分析 [J].
董玉娟 ;
李富英 ;
王秀美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425-428
[4]   仁用杏树多酚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 [J].
刘金龙 ;
姚延梼 ;
杨秀清 .
山西林业科技, 2002, (02) :38-41
[5]   华北落叶松中多酚氧化酶的研究 [J].
黄晋玲 ;
姚延梼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4) :305-308+369
[6]   文冠果的化学成分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J].
王红斗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1998, (01) :15-18
[7]   植物对气候逆境的抗逆适应性 [J].
闫志佩 .
枣庄师专学报, 1997, (03) :62-64
[8]   植物抗逆性研究的物理学方法 [J].
习岗 ;
张振瀛 .
物理, 1997, (03) :36-40+60
[9]   烟草叶片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及其特性研究 [J].
韩富根,焦桂珍,刘学芝,路鹏翔,姜富恩,崔永军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01) :98-102
[10]   美洲黑杨I-69树皮中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提纯和特性 [J].
季孔庶 ;
陆宪辉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2)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