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汶川地震灾区滑坡的成因及典型实例分析
被引:9
作者:
董金玉
[1
]
杨国香
[2
]
杨继红
[1
]
王东
[2
]
机构:
[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坡体地质结构;
强地震动;
结构面;
坡度;
破坏过程;
D O I:
10.19760/j.ncwu.zk.2011.05.003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滑坡是汶川地震灾区最主要的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在灾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破坏强度大,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安全隐患.首先,从地形地貌、坡体地质结构、地层岩性、地震动、坡体的稳定状态、风化作用和河流作用等方面对汶川地震灾区滑坡形成原因进行研究,断裂带附近强地震动和坡体地质结构是大量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其次,对典型实例王家岩滑坡和北川新中滑坡成因进行分析,距离断裂带较近或沿断裂带的强地震动和倾向坡外发育的结构面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坡度较陡或坡体已经处于欠稳定状态则进一步促进了滑坡的发生.研究成果对地震灾区滑坡灾害的认识和防治有一定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