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MS8.0级地震诱发崩滑特点及其与地震动参数对应关系初析

被引:16
作者
王秀英 [1 ,2 ]
聂高众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诱发崩滑; 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地震震级; 地震烈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9 [工程地震];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0814 ;
摘要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级强震诱发了大规模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不仅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众多的人员伤亡。汶川地震诱发崩滑分布受发震断层影响明显,而且在断层两侧不对称分布。分析表明汶川地震诱发崩滑与地震烈度存在相关性,但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与震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关系较为密切。利用汶川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地区获得的近40个台站的强震记录,对地震诱发崩滑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地震诱发崩滑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存在正相关性;水平向地震动水平对斜坡稳定性影响更大;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存在0.2g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界线,大于此值时崩滑明显增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地震诱发崩滑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78 / 13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汶川8.0级地震强震动特征初步分析 [J].
于海英 ;
王栋 ;
杨永强 ;
卢大伟 ;
解全才 ;
张明宇 ;
周宝峰 ;
江纹乡 ;
程翔 ;
杨剑 .
震灾防御技术, 2008, 3 (04) :321-336
[2]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J].
徐锡伟 ;
闻学泽 ;
叶建青 ;
马保起 ;
陈杰 ;
周荣军 ;
何宏林 ;
田勤俭 ;
何玉林 ;
王志才 ;
孙昭民 ;
冯希杰 ;
于贵华 ;
陈立春 ;
陈桂华 ;
于慎鄂 ;
冉勇康 ;
李细光 ;
李陈侠 ;
安艳芬 .
地震地质, 2008, (03) :597-629
[3]   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04) :433-444
[4]   地震崩滑与地震参数的关系及其在边坡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J].
丁彦慧 ;
王余庆 ;
孙进忠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S1) :101-107
[5]   岩土边坡地震崩滑及其初判准则 [J].
辛鸿博 ;
王余庆 .
岩土工程学报, 1999, (05) :591-594
[6]   中国西南地区地震滑坡的基本特征 [J].
周本刚,张裕明 .
西北地震学报, 1994, (01) :103+95-103
[7]   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 [J].
谢毓寿 .
地球物理学报, 1957, (01) :35-47
[8]  
地震工程学[M]. 地震出版社 , 胡聿贤著, 2006
[9]  
黄土动力学[M]. 地震出版社 , 王兰民等著, 2003
[10]  
Investigating Landslides Caused by Earthquakes – A Historical Review[J] . David K. Keefer.Surveys in Geophysics . 200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