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乌苏河流域末次间冰期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主元素记录

被引:24
作者
吕玉晓
李保生
靳鹤龄
David Dian ZHANG
余雪飞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香港大学地理与地质学系
[4]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广东广州 
[5]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6] 陕西西安 
[7] 广东广州 
[8] 甘肃兰州 
[9] 香港
关键词
末次间冰期; 元素气候旋回; 氧同位素阶段对比; 10期砂丘堆积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末次间冰期层系记录了8 5个风成的古砂丘砂与河湖相或/和古土壤构成的沉积旋回。通过对该层系主元素含量分布规律的分析,认为所述沉积旋回主要是由干湿寒暖气候旋回波动所致。研究亦表明,末次间冰期层系60LS—82S可进一步划分为5个层段,它们在时间和气候的主要阶段上与氧同位素5阶段中之5a、5b、5c、5d、5e诸亚段相近。不仅如此,若干反映冷干气候的风成砂丘砂堆积层位与末次间冰期GRIP冰芯δ18O及西太平洋暖池planktonicδ18O记录的冷凉事件,特别是与黄土高原记录的9次粉尘事件在时间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中晚期地层化学元素特征及其气候变化 [J].
靳鹤龄 ;
苏志珠 ;
孙忠 .
中国沙漠, 2003, (04) :32-37
[2]   黄土的形成与气候旋回划分 [J].
赵景波 ;
岳应利 ;
杜娟 .
中国沙漠, 2002, (01) :11-15
[3]   “河套东南角理想剖面”的新近研究 [J].
李保生 ;
靳鹤龄 ;
祝一志 ;
张宇红 ;
董光荣 ;
孙冬怀 ;
邵亚军 ;
孙武 ;
张甲珅 ;
阎满存 ;
高全洲 .
中国沙漠, 2001, (04) :31-38
[4]   微量元素记录的化学风化和气候变化——以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鲁剖面为例 [J].
高全洲 ;
陶贞 ;
董光荣 .
中国沙漠, 2001, (04) :59-64
[5]   萨拉乌苏河流域150 ka BP以来的粒度旋回 [J].
张宇红 ;
李保生 ;
靳鹤龄 ;
David Dian ZHANG ;
阎满存 ;
祝一志 ;
李后信 ;
姚春霞 ;
罗开利 .
地理学报, 2001, (03) :332-344
[6]   150ka以来毛乌素沙漠的堆积与变迁过程 [J].
李保生 ;
靳鹤龄 ;
吕海燕 ;
祝一志 ;
董光荣 ;
孙冬怀 ;
张甲坤 ;
高全洲 ;
阎满存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85-90
[7]   末次间冰期黄土高原粉尘事件及其与北大西洋寒冷事件的对比 [J].
李力 ;
孙有斌 ;
鹿化煜 ;
赖忠平 ;
安芷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01) :90-93
[8]   萨拉乌苏地层研究新进展 [J].
苏志珠 ;
董光荣 .
地理科学, 1996, (03) :75-79+81-82
[9]   再论萨拉乌苏组的地层划分及其沉积环境 [J].
孙继敏,丁仲礼,袁宝印,刘东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1) :23-31
[10]   青藏高原若尔盖湖芯磁性地层研究 [J].
陈发虎 ;
王苏民 ;
李吉均 ;
施雅风 ;
李世杰 ;
曹继秀 ;
张宇田 ;
王云飞 ;
K. Kelts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 (07) :77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