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的秩序困境及其制度逻辑

被引:21
作者
陶建钟 [1 ,2 ]
机构
[1] 浙江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2] 浙江省行政学院“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秩序困境; 制度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风险社会是一种新的秩序格局而非文化想象,它超越了资本逻辑而根植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严重分裂。风险社会呈现的全球图式,意味着后发现代化国家也被迫卷入其中,其实质是社会秩序的风险。社会秩序面临包括制度的自发性、亚政治与泛政治突显、社会个体化倾向、信任系统消解和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质疑等困境。风险社会的应变之道,在于在反思现代性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来寻找制度的文化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评析 [J].
李怀涛 ;
陈治国 .
贵州社会科学, 2010, (11) :132-136
[2]   发展与风险:现代性的两歧——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述析 [J].
刘岩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1 (04) :111-117
[3]   “风险社会”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性 [J].
董韦 .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0, (02) :105-108
[4]   “双重风险社会”中公共治理的困境与重塑 [J].
张晨 ;
何华玲 .
长白学刊, 2010, (02) :78-81
[5]   论风险社会中的治理变革 [J].
张康之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1) :49-56+99
[6]   风险社会及其有效治理的战略 [J].
张成福 ;
谢一帆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9, (05) :25-32
[7]   风险社会政治学 [J].
乌尔里希·贝克 ;
刘宁宁 ;
沈天霄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3) :42-46
[8]   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 [J].
薛晓源 ;
刘国良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1) :44-55
[9]  
“反身性”多元内涵的哲学发生及其内在张力.[J].肖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 03
[10]   民主、正义与风险社会:生态民主政治的形态与意义 [J].
沃特·阿赫特贝格 ;
周战超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03) :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