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奥运会我国体育人力资源储备情况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颖川
张瑾
机构
[1] 首都体育学院
关键词
2008年奥运会; 体育; 人力资源;
D O I
10.14036/j.cnki.cn11-4513.2002.04.001
中图分类号
G812.13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从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科研人员、体育经纪人、体育师资和为奥运会服务的志愿人员八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体育人力资源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现状、形势任务及对策分析 [J].
杨树安 .
中国体育科技, 2002, (01) :3-5+9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与发展对策 [J].
付奕 ;
于芳 ;
刘莹清 .
中国体育科技, 2001, (07) :24-26
[3]   我国体育经纪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J].
张显军 ;
种莉莉 .
四川体育科学, 2001, (02) :7-9
[4]   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研究 [J].
刘志民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0, (04) :6-11
[5]   21世纪初我国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发展战略研究 [J].
曹士云 ;
白莉 .
浙江体育科学, 2000, (05) :17-20
[6]   体育咨询产业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J].
胡乐泳 ;
陈勇军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0, (02) :21-24
[7]   我国中学体育师资现状分析 [J].
宋忠志 ;
罗希尧 .
体育科技, 2000, (02) :83-85
[8]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师资状况研究 [J].
马卫平 ;
谭受清 ;
吴澄清 ;
龚正伟 ;
吴宇强 .
体育科学, 2000, (02) :12-14
[9]   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教练员现状分析 [J].
左琳陈峻王晓 .
中国学校体育, 1999, (05) :35-36
[10]   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运动员现状分析 [J].
左琳 ;
王晓谭 ;
建安 .
中国学校体育, 1999, (04)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