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是否有幔源气——与万丛礼博士商榷

被引:1
作者
丁巍伟
侯路
机构
[1]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挤压; 碳同位素; 有机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存在幔源成因无机气以及盆地的构造特征有利于幔源气上涌的观点进行置疑。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稳定,断裂主要集中在周缘,而且以挤压性质为主,并不利于幔源气的上涌;通过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上古生界的天然气主要是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煤系为烃源岩的煤成气组成:大部分甲烷的δ13C1<-30‰,显示有机成因,而部分δ13C1>-30‰是由于高成熟或者过成熟煤成气甲烷较重的结果;烷烃气虽发生单项碳同位素倒转,属于煤系不同源气或同源不同期煤成气的混合结果,烷烃气均为有机成因;部分二氧化碳气藏具有δ13CCO2 ≥-8‰,为无机成因,是碳酸盐岩水解或者酸溶作用的结果;对盆地中氦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为壳源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199 +199-2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因新探索 [J].
万丛礼 ;
付金华 ;
杨华 ;
张军 ;
高胜利 .
天然气工业, 2004, (08) :1-3+123
[2]   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 [J].
何自新 ;
付金华 ;
席胜利 ;
付锁堂 ;
包洪平 .
石油学报, 2003, (02) :6-12
[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南北差异的形成机制 [J].
张进 ;
马宗晋 ;
任文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02) :124-133
[4]   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气的成藏特征 [J].
郭占谦 ;
刘文龙 ;
王先彬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2) :143-148
[5]  
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气的探讨.[J].郭占谦;王先彬.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4, 03
[6]   概论有机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倒转的成因问题 [J].
戴金星 .
天然气工业, 1990, (06) :15-20+6
[7]   试论不同成因混合气藏及其控制因素 [J].
戴金星 .
石油实验地质, 1986, (04) :325-334
[8]   我国煤系地层含气性的初步研究 [J].
戴金星 .
石油学报, 1980, (04) :27-37
[9]  
碳酸盐岩生烃与长庆气田气源.[M].夏新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10]  
中国煤成大中型气田地质基础和主控因素.[M].戴金星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