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层气储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62
作者
蔚远江
杨起
刘大锰
黄文辉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系!北京
[2] 不详
关键词
煤层气; 储层; 评价; 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煤层气储层描述及储层评价、煤储层分布、预测及选区评价、煤储层研究方法及实验技术等方面的系统评述后认为 ,我国目前已基本掌握了煤储层地质特征研究和地质评价选区技术、煤层气储层工程技术和储层模拟软件系统 ,并在煤层气储层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但我国煤储层的构造复杂 ,煤层多强烈变形、煤层结构常呈碎粒状及糜棱状等 ,煤储层多为贫煤和无烟煤 ,呈“三低一高”(煤层压力较低、煤层渗透率低、在水压裂等强化措施下形成的常规破裂裂缝所占比例低 ;煤层普遍具有较高的吸附力 )的物性特征 ,且变质程度偏高 ,高煤级煤 (贫煤—无烟煤 )占 49% ,独具“中国特色”。进而讨论了当前我国煤层气储层研究急待解决的 8个方面的科技问题和难点 ,指出了在 2 1世纪初叶我国煤层气储层研究的 7大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华北煤变质作用对煤含气量和渗透率的影响
    杨起
    汤达祯
    [J]. 地球科学, 2000, (03) : 273 - 277+333
  • [2] 中国不同地质时代煤层瓦斯区域分布特征
    张子敏
    林又玲
    吕绍林
    张瑞林
    [J]. 地学前缘, 1999, (S1) : 245 - 250
  • [3] 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及对策
    孙万禄
    [J]. 天然气工业, 1999, (05) : 1 - 5
  • [4] 中国煤储层渗透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叶建平
    史保生
    张春才
    [J]. 煤炭学报, 1999, (02) : 8 - 12
  • [5] 煤层甲烷气藏的数值模拟技术
    唐书恒
    陈彤
    [J]. 中国煤田地质, 1998, (S1) : 45 - 47
  • [6] 中国煤层气资源及勘探策略
    孙斌
    赵庆波
    李五忠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8, (06) : 1 - 10
  • [7] 煤层气储集层评价参数及其组合
    苏付义
    [J]. 天然气工业, 1998, (04) : 29 - 34+4
  • [8] 煤层气储层特性的测井评价
    陈江峰
    王素玲
    [J]. 中国煤田地质, 1998, (02) : 58 - 60
  • [9] 我国煤层气工业发展现状
    杨林桃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8, (02) : 34 - 36
  • [10] 煤储层裂隙研究方法辨析
    李小彦
    [J]. 中国煤田地质, 1998, (01) : 33 -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