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铅污染下旱地红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运阔
[
1
]
朱美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朱美英
[
1
]
廖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廖敏
[
2
]
赵小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赵小敏
[
1
]
机构
:
[1]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浙江大学环境学院
来源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年
/ 38卷
/ 03期
关键词
:
重金属;
铅污染;
旱地红壤;
酸性磷酸酶活性;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154.2 [土壤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测定旱地红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研究外添不同含量单一重金属Pb在不同培养时间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当Pb含量低于200 mg.kg-1时,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随Pb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当Pb含量高于200 mg.kg-1时,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则随Pb含量的提高而逐渐降低,且Pb含量越高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越低.Pb含量为200 mg.kg-1时酸性磷酸酶活性达到峰值,因此200 mg.kg-1可作为酸性磷酸酶活性转变的Pb表征临界浓度.此外,培养20 d前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培养20 d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逐渐下降.因此第20天酸性磷酸酶活性最强,可作为受Pb胁迫的临界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85 / 2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关松荫 编著, 1986
[12]
土壤学[M]. 农业出版社 , 西南农学院 主编, 1980
←
1
2
→
共 12 条
[11]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关松荫 编著, 1986
[12]
土壤学[M]. 农业出版社 , 西南农学院 主编, 1980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