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5
作者
徐惠波
孙晓波
温富春
周继胡
李水林
丁涛
刘璐
机构
[1]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2] 卫生部药评中心 长春
[3] 长春
关键词
熊胆; 临床研究; 胆酸盐; 鹅去氧胆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2.74 [动物药];
学科分类号
100703 ;
摘要
<正>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cuvier)或棕熊(Ursus arctos L.)的胆囊,为我国稀有珍贵中药村之一。古书记载具有清热、镇痉、明目、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热黄、暑泻、小儿惊痫、疳疾、蛔虫痛、目翳、喉痹、鼻蚀、疗痔恶疮等症。近年来由于引流熊胆粉资源的开发利用,扩大了熊胆的资源。熊胆作为药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且应用日益广泛,因而有必要对熊胆化学、药理及临床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扩大熊胆的利用和科学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中药药理与应用[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浴生 主编, 1998
[12]  
现代中药药理学[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本祥主编, 1997
[13]  
Chem Pharm. S. Harn M, et al. Bull. (Tokyo) . 1964
[14]   熊胆对HL-60细胞系的分化诱导作用 [J].
李秀森 ;
任蕴芳 ;
卢涌泉 ;
邓振华 .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988, (05) :335-339
[15]   熊胆与其伪品的荧光鉴别 [J].
张丽华 ;
李亚荣 .
特产研究, 1988, (02)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