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粟、黍籽粒的形态比较及其在考古鉴定中的意义
被引:41
作者
:
刘长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刘长江
孔昭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孔昭宸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来源
:
考古
|
2004年
/ 08期
关键词
:
粟黍;
形态鉴定;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K872 [地区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前言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从考古遗址中获得的植物遗存在探讨人类生存环境和文化多样性中,愈来愈受到有关学科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水选法在考古发掘中的广泛应用和生物研究技术的提高,以及考古学家与植物学家的合作研究,揭示出中国原始农作物具有悠久性、地理分布的广域性和农作物的多样性,从而为中国原始农作物的起源、发展及传播途径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下川文化的生态特点与粟作农业的起源
石兴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石兴邦
[J].
考古与文物,
2000,
(04)
: 17
-
35+57
[2]
渑池班村新石器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人类环境学上的意义
孔昭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孔昭宸
刘长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刘长江
张居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张居中
[J].
人类学学报,
1999,
(04)
: 291
-
295
[3]
山东滕州市庄里西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
孔昭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孔昭宸
刘长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刘长江
何德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何德亮
[J].
考古,
1999,
(07)
: 59
-
62+99
[4]
黍粟的起源及传播问题
游修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农史室
游修龄
[J].
中国农史,
1993,
(03)
: 1
-
13
[5]
中国的史前农业
安志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安志敏
[J].
考古学报,
1988,
(04)
: 369
-
381+503
[6]
中国作物遗传资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学会 编, 1994
←
1
→
共 6 条
[1]
下川文化的生态特点与粟作农业的起源
石兴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石兴邦
[J].
考古与文物,
2000,
(04)
: 17
-
35+57
[2]
渑池班村新石器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人类环境学上的意义
孔昭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孔昭宸
刘长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刘长江
张居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张居中
[J].
人类学学报,
1999,
(04)
: 291
-
295
[3]
山东滕州市庄里西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
孔昭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孔昭宸
刘长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刘长江
何德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何德亮
[J].
考古,
1999,
(07)
: 59
-
62+99
[4]
黍粟的起源及传播问题
游修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农史室
游修龄
[J].
中国农史,
1993,
(03)
: 1
-
13
[5]
中国的史前农业
安志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安志敏
[J].
考古学报,
1988,
(04)
: 369
-
381+503
[6]
中国作物遗传资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学会 编, 199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