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薛绯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海雯
[
2
]
机构
: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2]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来源
:
当代经济
|
2018年
/ 15期
关键词
:
长株潭;
城市群;
一体化;
协同发展;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
0202 ;
020202 ;
摘要
:
长株潭城市群对湖南省及整个中部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长株潭城市群在一体化协同发展方面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问题,必须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协同发展与建设的经验,建立完整的一体化运行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区域发展,明确城市定位;加强分工合作,促进融合发展;强化集群创新,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城市群的形成演化机理与发展战略.[M].邬丽萍;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
沿海城市竞争力评价及资源环境约束分析
李赫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李赫龙
梁红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梁红梅
潘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潘英华
[J].
上海国土资源,
2014,
35
(01)
: 27
-
31+50
[3]
美国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及借鉴
姚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
姚晓东
王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
王刚
[J].
天津经济,
2013,
(12)
: 20
-
23
[4]
我国中部六省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照心
[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7
(05)
: 44
-
45
[5]
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的比较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卢万合
刘继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继生
[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
25
(02)
: 60
-
64
[6]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大城市群发展策略.[J].周牧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 01
[7]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欧朝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欧朝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仁阳
[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
32
(03)
: 108
-
112
[8]
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因素分析及非均衡差异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鹏
[J].
人文地理,
2008,
(04)
: 58
-
63
[9]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重组政策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胡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胡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琛君
[J].
城市问题 ,
2008,
(06)
: 7
-
13
[10]
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
苗长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苗长虹
王海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王海江
[J].
地理研究,
2006,
(02)
: 222
-
232
←
1
2
→
共 11 条
[1]
城市群的形成演化机理与发展战略.[M].邬丽萍;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
沿海城市竞争力评价及资源环境约束分析
李赫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李赫龙
梁红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梁红梅
潘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潘英华
[J].
上海国土资源,
2014,
35
(01)
: 27
-
31+50
[3]
美国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及借鉴
姚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
姚晓东
王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
王刚
[J].
天津经济,
2013,
(12)
: 20
-
23
[4]
我国中部六省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照心
[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7
(05)
: 44
-
45
[5]
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的比较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卢万合
刘继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继生
[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
25
(02)
: 60
-
64
[6]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大城市群发展策略.[J].周牧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 01
[7]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欧朝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欧朝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仁阳
[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
32
(03)
: 108
-
112
[8]
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因素分析及非均衡差异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鹏
[J].
人文地理,
2008,
(04)
: 58
-
63
[9]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重组政策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胡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胡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琛君
[J].
城市问题 ,
2008,
(06)
: 7
-
13
[10]
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
苗长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苗长虹
王海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王海江
[J].
地理研究,
2006,
(02)
: 222
-
232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