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草原区产草量和载畜平衡的遥感估算

被引:25
作者
徐斌
杨秀春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东北草原; 产草量; 草畜平衡; 遥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结合国家农业部草原遥感监测相关任务,依托大量的草原地面样方数据源,开展了东北草原区产草量和载畜平衡的遥感估算研究。主要结论有:(1)指数模型是进行草原区产草量遥感估算的优化模型,模型的估产精度达到80%以上;(2)2007年东北草原鲜产草量总计16916万吨,折合干草5094万吨;鲜重单产为4562kg/ha,折合成干重单产为1374kg/ha;(3)2007年东北草原区75%以上的牧区和半牧区县(旗)牲畜超载,牧区载畜平衡指标为32.23%,半牧区载畜平衡指标为48.51%。本文可为东北草原区的畜牧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02 / 4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原产草量遥感监测模型 [J].
杨秀春 ;
徐斌 ;
朱晓华 ;
陶伟国 ;
刘天科 .
地理研究, 2007, (02) :213-221+425
[2]   不同利用状况下草原遥感估产模型 [J].
陶伟国 ;
徐斌 ;
刘丽军 ;
杨秀春 ;
覃志豪 .
生态学杂志, 2007, (03) :332-337
[3]   中国草原产草量遥感监测 [J].
徐斌 ;
杨秀春 ;
陶伟国 ;
覃志豪 ;
刘海启 ;
缪建明 .
生态学报, 2007, (02) :405-413
[4]   基于植被指数的典型草原区生物量模型——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为例 [J].
李素英 ;
李晓兵 ;
莺歌 ;
符娜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1) :23-31
[5]   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贺金生 ;
肖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491-498
[6]   清代以来东北草原的开发及其生态环境代价 [J].
衣保中 .
中国农史, 2003, (04) :113-120
[7]   青海湖环湖地区草地植被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 [J].
牛志春 ;
倪绍祥 .
地理学报, 2003, (05) :695-702
[8]   天然草地牧草产量遥感综合监测预测模型研究 [J].
黄敬峰 ;
王秀珍 ;
王人潮 ;
胡新博 .
遥感学报, 2001, (01) :69-74
[9]   新疆北部不同类型天然草地产草量遥感监测模型 [J].
黄敬峰 ;
王秀珍 ;
胡新博 .
中国草地, 1999, (01) :8-12+19
[10]   使用NOAA/AVHRR资料进行牧草产量及载畜量监测的方法研究 [J].
陈全功,卫亚星,梁天刚 .
草业学报, 1994, (04) :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