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骤降后凡纳滨对虾血清中NO、NOS水平及对副溶血弧菌的敏感性

被引:10
作者
朱宏友
王广军
余德光
谢骏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水温变化;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D O I
10.16535/j.cnki.dlhyxb.2006.01.009
中图分类号
S945.4 [各种虾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测定了水温骤降后(A组(25→22℃)、B组(25→19℃)、C组(25→16℃)、对照组(25℃))6、24 h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 ei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浓度、一氧化氮合成酶(n 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活性以及溶菌酶活力的变化,并在水温变化后24 h用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 olyticus对对虾进行人工感染,以评价凡纳滨对虾对副溶血弧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水温骤降后6 h,各试验组对虾血清中NO浓度、NOS活性、溶菌酶活力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水温骤降后24 h,B组对虾血清中NO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两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B组对虾血清中NOS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对虾血清中的溶菌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用副溶血弧菌人工感染对虾的死亡率C组为58.3%,与对照组(33.3%)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水温大幅度急剧下降后,凡纳滨对虾血清中的NOS活性、溶菌酶活力下降,因而导致凡纳滨对虾对副溶血弧菌的敏感性升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拥挤胁迫后鲫鱼血液皮质醇和溶菌酶水平的变化及对病原的敏感性 [J].
王文博 ;
汪建国 ;
李爱华 ;
蔡桃珍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5) :408-412
[2]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细胞中一氧化氮合成酶的鉴定及其在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变化 [J].
姜国建 ;
于仁诚 ;
王云峰 ;
颜天 ;
周名江 .
海洋与湖沼, 2004, (04) :342-350
[3]   拥挤胁迫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J].
王文博 ;
李爱华 ;
汪建国 ;
蔡桃珍 ;
吴玉深 .
水产学报, 2004, (02) :139-144
[4]   环境胁迫对鱼类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概况 [J].
王文博 ;
李爱华 .
水产学报, 2002, (04) :368-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