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欧盟的碳减排方案分析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被引:3
作者
王刚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碳减排; 应对策略; 美国; 欧盟;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我国在全球的碳减排上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当前的碳减排方案,可以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伞形国家集团"、"欧盟"、"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三大集团。各个集团出台不同的碳减排方案。深入分析美国与欧盟的碳减排方案,有利于我国制定更为科学的碳减排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美国与欧盟的碳减排方案存在差异,但是可以发现它们的碳减排方案都是基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考虑,都是一种国家利益的考量。因此,在未来的碳减排上,我国应该秉承将碳减排与经济发展挂钩的基本策略;此外,尚需要进行一些国际谈判的策略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5+160 +1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浅议中国在后京都时代的气候政策走向 [J].
王文军 ;
潘家华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0, (02) :21-26
[2]   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 [J].
张雷 ;
黄园淅 ;
李艳梅 ;
程晓凌 .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211-217
[3]   中国实现碳强度削减目标的成本 [J].
邹骥 ;
傅莎 ;
王克 .
环境保护, 2009, (24) :26-27
[4]   哥本哈根气候博弈与中国角色的再认识 [J].
庄贵阳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9, 26 (06) :13-21
[5]   基于人际公平的碳排放概念及其理论含义 [J].
潘家华 ;
郑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9, (10) :6-16+3
[6]   碳预算方案:一个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 [J].
潘家华 ;
陈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83-98+206
[7]   部分国家碳减排方案及其基本依据 [J].
彭慧芳 ;
许学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5) :87-91
[8]   国家利益的科学论争与国际政治妥协——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关于减缓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分析评估报告》述评 [J].
潘家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02) :55-59
[9]   《京都议定书》的前途及其国际经济和政治影响 [J].
陈迎 ;
庄贵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 (06) :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