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埋藏溶蚀的热力学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6
作者
张天付 [1 ,2 ,3 ]
鲍征宇 [3 ]
崔振昂 [4 ]
马明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2] 中国石油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4]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埋藏溶蚀; 热力学分析; 储集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酸盐岩在地下的溶蚀作用本质上是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水-岩反应。分析白云石和方解石溶解反应时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ΔG)后指出,在25~200℃时,白云石和方解石溶解反应的ΔG随温度变化先减后增,溶解反应先易后难;115~140℃时,溶解最易发生;之后,可能由于沉淀反应加剧,溶解变难。压力的影响相对较小,特别是当压力大于15 MPa时,影响微弱。在相同埋深条件下,白云石较方解石更易溶解。随着埋深的增加,方解石和白云石溶解反应的ΔG同样先减后增,并在4 300~5 000 m达最小值,即埋藏溶蚀最易发生。这为寻找良好的储集层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of dolomite dissolution under burial diagenesis conditions and thermodynamic interpretation.[J].Sijing Huang;Linping Xiao;Junjie Yang;Wenzheng Zhang;Yueming Huang;Guixia Liu.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00, 1
[2]  
热液平衡计算数据手册.[M].王高尚;李鹏九编著;.地质出版社.1992,
[3]  
冶金热力学.[M].叶大伦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
[4]  
高温水溶液热力学数据计算手册.[M].杨显万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
[5]   白云岩形成的化学动力学及其成因模式 [J].
杨博 ;
蔡忠贤 ;
赵文光 .
新疆石油地质, 2009, 30 (03) :393-397
[6]   塔中西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埋藏溶蚀作用 [J].
钱一雄 ;
陈跃 ;
陈强路 ;
尤东华 ;
邹森林 .
石油学报, 2006, (03) :47-52
[7]   冀中坳陷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 [J].
林世辉 ;
龚育龄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5, (04) :359-364
[8]   和田河气田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岩溶作用 [J].
杨威 ;
王清华 ;
赵仁德 ;
刘效曾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2) :124-126+84
[9]   渤海盆地地温场研究 [J].
肖卫勇 ;
王良书 ;
李华 ;
李成 ;
王国强 ;
蔡东升 ;
罗毓辉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2) :18-23
[10]   油气储层的深岩溶作用 [J].
黄尚瑜 ;
宋焕荣 .
中国岩溶, 199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