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岩形成的化学动力学及其成因模式

被引:7
作者
杨博
蔡忠贤
赵文光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关键词
白云岩; 化学动力学; 催化作用; 成因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白云岩成因问题由来已久,至今仍然存在很大争议。运用化学动力学理论,通过研究温度、浓度、压力、以及催化剂等不同因素对白云石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影响,解释自然环境下无法产生大量原生白云岩和次生交代白云石的原因。介绍了经典的白云岩生成模式,并从化学动力学角度解释了白云岩的形成原因。认为催化剂是研究"白云岩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3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白云岩储层的成因研究 [J].
郑荣才 ;
胡忠贵 ;
冯青平 ;
郑超 ;
罗平 ;
陈守春 .
矿物岩石, 2007, (04) :78-84
[2]   论泥晶套与次生白云岩原岩结构特征的恢复及意义 [J].
毕义泉 ;
田海芹 ;
赵勇生 ;
马玉新 ;
于文芹 ;
胡书毅 .
岩石学报, 2001, (03) :491-496+504
[3]   滇东—川西下二叠统白云岩的形成机理——玄武岩淋滤白云化 [J].
金振奎 ;
冯增昭 .
沉积学报, 1999, (03) :383-389
[4]   四川盆地震旦系白云岩成因研究 [J].
雷怀彦 ;
朱莲芳 .
沉积学报, 1992, (02) :69-78
[5]  
Dolomite: occurrence; evolution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associations.[J].John Warren.Earth Science Reviews.2000, 1
[6]  
Microbialprecipitation of dolomite in methanogenic groundwater..Roberts J A;Bennett P C;Gonzalez L A; et al;.Geology.2004, 04
[7]  
物理化学.[M].王春雄; 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M].强子同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9]  
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译文集.[M].曾国寿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10]  
白云化作用.[M].[美]兰德(Lond;L·S·) 著;冯增昭 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