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覆岩变形分布式光纤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14
作者
程刚 [1 ,2 ]
施斌 [1 ]
张平松 [3 ]
朱鸿鹄 [1 ]
许星宇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华北科技学院
[3]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煤层采动; 覆岩变形; 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 模型试验;
D O I
10.13544/j.cnki.jeg.2017.04.005
中图分类号
TD325 [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采动覆岩变形破坏对开采巷道的安全构成威胁,同时易造成地面塌陷,对地面构筑物的安全和地质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对煤层采动覆岩变形进行监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针对煤层采动覆岩变形破坏的一般规律,利用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开展了采动覆岩变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采用将感测光缆竖直植入物理模型内部的布设方法,获得了煤层采动过程中覆岩变形分布式监测结果。将光纤测试结果与常规近景摄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基本吻合;同时,揭示了采动覆岩变形破坏规律和覆岩离层的演化过程。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出"导高"均值约为30.6cm,这与光纤监测数据分析估算得到的30cm基本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将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引入采动覆岩破坏模型试验是可行且准确的,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926 / 9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 [J].
程卫民 ;
孙路路 ;
王刚 ;
黄旭超 ;
黄启铭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6, 33 (03) :387-392
[2]   PPP-BOTDA分布式光纤技术在白水河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J].
易贤龙 ;
唐辉明 ;
吴益平 ;
葛云峰 ;
范小光 ;
张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S1) (S1) :3084-3091
[3]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采煤塌陷残余变形监测上的应用 [J].
方星 ;
刘建奎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9 (02) :260-264
[4]   基于DFOS的苏州第四纪沉积层变形及地面沉降监测分析 [J].
吴静红 ;
姜洪涛 ;
苏晶文 ;
施斌 .
工程地质学报, 2016, 24 (01) :56-63
[6]   采动覆岩变形BOTDA分布式测量及离层分析 [J].
朴春德 ;
施斌 ;
魏广庆 ;
于霖 ;
陈恩玉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5, 32 (03) :376-381
[7]   基于BOTDA的PHC桩挠度分布式检测研究 [J].
童恒金 ;
施斌 ;
魏广庆 ;
李忠义 ;
孙义杰 ;
王兴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4, 34 (06) :693-699
[8]   基于BOTDR的地裂缝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J].
卢毅 ;
施斌 ;
席均 ;
苏晶文 ;
姜月华 ;
李云峰 .
工程地质学报, 2014, 22 (01) :8-13
[9]   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的应用分析 [J].
柴敬 ;
袁强 ;
汪志力 ;
李毅 ;
张丁丁 ;
陈若跃 ;
刘显威 ;
王正帅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3 (05) :505-511
[10]   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感测的边坡模型试验研究 [J].
朱鸿鹄 ;
施斌 ;
严珺凡 ;
陈城 ;
李煜 ;
王静 ;
张洁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 (04) :82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