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LID的雨水污染物去除效果评价

被引:7
作者
付恒阳 [1 ]
李榜晏 [2 ]
机构
[1] 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秦岭与蜀道地理研究所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透水铺装; 植草沟; 生物滞留池; 雨水径流; 污染物;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7.286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选取三种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措施:透水铺装、植草沟和生物滞留池,利用10次降雨事件中各LID系统进水和出水水样中的污染物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三种低影响开发措施的雨水污染物去除效果。所有监测指标的结果表明,生态滞留池的雨水径流去污效果最好,其次是植草沟,透水铺装表现最弱。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高效渗透减排透水铺装对径流的控制研究.[D].张玉玉.北京建筑大学.2015, 11
  • [2] 可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透水性水泥基材料研究.[D].徐西奎.北京工业大学.2008, 08
  • [3] 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对径流污染物控制实验
    王俊岭
    宋健
    张玉玉
    张雅君
    李俊奇
    [J]. 水处理技术, 2016, 42 (03) : 111 - 115
  • [4] 生物滞留池用于城市雨水径流控制研究现状和展望
    马效芳
    陶权
    姚景
    梁英
    [J]. 环境工程, 2015, 33 (06) : 6 - 9+29
  • [5] 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
    车生泉
    谢长坤
    陈丹
    于冰沁
    [J]. 中国园林, 2015, 31 (06) : 11 - 15
  • [6] 植草沟控制道路径流污染效果的现场实验研究.[J].黄俊杰;沈庆然;李田;.环境科学.2015, 06
  • [7] 植被过滤带对城区道路径流的延滞效果及TSS、Zn削减效率影响
    朱义
    孙嘉
    崔心红
    张群
    王斌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5, 33 (01) : 88 - 94
  • [8] 透水铺装地面滞蓄净化城镇雨水径流研究进展
    王哲
    谢杰
    谢强
    赖立
    吴德意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S2) : 138 - 143
  • [9] 生物滞留池水质效应的模拟试验
    潘国艳
    夏军
    张翔
    王红萍
    刘恩民
    [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 (06) : 97 - 101
  • [10] 模拟生物滞留池净化城市机动车道路雨水径流
    胡爱兵
    李子富
    张书函
    陈建刚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8 (13) : 75 -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