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修法的意义阐释

被引:10
作者
陈金钊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改革; 法治; 修法; 法律方法; 法律解释;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14.06.002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030101 ;
摘要
改革与法治是当下中国的两大主题。然而,改革与法治是两种在思维倾向上存在冲突的治理措施。因而在有关国家与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中,必须协调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尽量避免制造两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找到两者的兼容点,以便充分发挥两者促进国家秩序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功能。如果不能协调好改革与法治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对立可能会使其积极功能相互抵消,从而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混乱。改革与法治共进的方式主要是修法,能够兼容法治与改革的法治方式就是修法。但对于修法不能仅仅从立法的角度考察,如果那样的话,推进改革的法治方式就显得过于单一。这就需要对改革与修法的意义重新审视。从法治的角度看,改革主要是修法,但在法治话语系统中,需要我们慎言改革;在法治场景下,改革的言辞应该用修法替代。这是强化法治话语权所必须的思维转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法治与改革思维的冲突及消解 [J].
陈金钊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3) :65-77
[2]   如何理解法治与改革的关系? [J].
陈金钊 .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4, 1 (02) :39-50
[3]   “负面清单”的法治思维 [J].
叶竹盛 .
领导文萃, 2014, (09) :24-25
[4]   立法与改革关系的一次深刻变革 [J].
胡健 .
人大研究, 2014, (04) :33-34
[5]   改革权威不能被特权消解 [J].
石勇 .
南风窗, 2014, (02) :2-2
[6]   司法解释合宪性的隐忧与消解 [J].
徐和平 .
学术界, 2014, (01) :79-87+308
[7]   政治建设的中国范式:论党建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作用 [J].
林尚立 ;
赵宇峰 .
社会科学战线, 2014, (01) :163-172
[8]   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政策反思——以立法修改背景下的司法解释为例的分析 [J].
苗炎 ;
叶立周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 18 (06) :76-84
[9]   法律清理与法律修改、废止关系评析 [J].
杨斐 .
太平洋学报, 2009, (08) :25-30
[10]   法律修改应同步落实配套措施 [J].
锁正杰 .
人民检察, 2007, (23)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