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碎屑组份变化对库车坳陷和南天山盆山演化的指示

被引:34
作者
李双建 [1 ]
王清晨 [1 ]
李忠 [1 ]
王道轩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碎屑组份; 盆山演化; 风化指数; 库车坳陷; 南天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1 [碎屑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库车坳陷中-新生代物源变化与南天山构造演化的关系,对该坳陷中-新生界砂岩进行了系统取样,应用Dickinson砂岩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其沉积背景和物源变化。库车坳陷中-新生代沉积物源始终为再造山旋回带,自老到新砂岩中不稳定岩屑组份的含量有规律地变化:从三叠系到侏罗系,岩屑组份中沉积岩岩屑含量最高;白垩系中变质岩岩屑增多;新生界特别是新近系,碳酸盐岩岩屑所占的比例很大。岩屑组份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天山地区隆升和剥蚀的一个历史过程。随着山脉隆升幅度和剥蚀强度的加大,古生界变质岩和碳酸盐岩逐步接受剥蚀,并在白垩纪以后成为盆地沉积物的主要物源。根据风化指数半定量计算的结果,结合前人古气候的研究成果,早-中三叠世该区沉积物风化程度低,推测此时地形高差较大;在晚三叠世至晚侏罗世该区风化程度较高,地形起伏较低;白垩纪是一个转折期,沉积物风化程度由强转变为弱,地形高差在该期也有所增大;古近纪延续了这种趋势。新近纪以后地形高差显著加大,沉积物风化程度明显降低,说明此时南天山的隆升速率和库车坳陷的沉积速率都很快,源区与沉积区的距离很近。
引用
收藏
页码:465 / 47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塔里木库车盆地中生代原型分析 [J].
何光玉 ;
赵庆 ;
李树新 ;
雷刚林 ;
齐英敏 ;
谢会文 .
地质科学, 2006, (01) :44-53
[2]   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地区秋里塔格构造带地层结构及其对构造变形的制约 [J].
苗继军 ;
贾承造 ;
王招明 ;
齐英敏 ;
张君峰 ;
赵恩宏 .
地质科学, 2005, (04) :110-121
[3]   塔里木多旋回盆地复合构造样式初步分析 [J].
何治亮 ;
徐宏节 ;
段铁军 .
地质科学, 2005, (02) :153-166
[4]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和油气勘探主攻方向 [J].
孙龙德 ;
周新源 ;
王国林 .
地质科学, 2005, (02) :167-178
[5]   新疆南天山山前地区中生界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J].
周新源 ;
王清华 ;
肖中尧 .
地质科学, 2004, (04) :463-474
[6]   库车坳陷中-新生界碎屑组分对物源类型及其构造属性的指示 [J].
李忠 ;
王道轩 ;
林伟 ;
王清晨 .
岩石学报, 2004, (03) :655-666
[7]   新疆库车河地区三叠系和侏罗系沉积环境及古气候 [J].
黄克难 ;
詹家祯 ;
邹义声 ;
王智 ;
周春梅 ;
肖继南 .
古地理学报, 2003, (02) :197-208
[8]   晚新生代天山隆升与库车坳陷构造转换的沉积约束 [J].
李忠 ;
王清晨 ;
王道轩 ;
林伟 .
沉积学报, 2003, (01) :38-45
[9]   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与油气分布规律 [J].
孙龙德 ;
李曰俊 ;
宋文杰 ;
田作基 ;
王国林 ;
邬光辉 .
地质科学, 2002, (S1) :1-13
[10]   晚更新世以来南天山阿克苏地区地壳缩短率 [J].
汪新 ;
Aurelia Hubert-Ferrari ;
John Suppe .
地质科学, 2001, (02) :19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