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SR标记分析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及衍生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24
作者
王珊珊 [1 ]
李秀全 [2 ]
田纪春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麦品质育种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共计91份小麦材料的遗传多样性。20对SSR引物检测到120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多态性位点数平均为6.0个,变幅为3~9个。91份小麦材料遗传多样性GS变幅为0.411~0.961,遗传差异较大。UPGMA聚类分析将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系分成四大类,能较好的反映品种(系)之间的遗传差异。矮孟牛亲本及矮孟牛七大类型—审定品种—衍生品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逐渐减小,这与各育种单位反复利用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有关;由矮孟牛与山农辐66、山农辐63为亲本杂交衍生出的材料较多,合理组配杂交亲本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85 / 4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淮麦区以1B/1R类品种为抗源主要育成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苏亚蕊 ;
王子成 ;
张大乐 ;
高红云 ;
李锁平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 (03) :3321-3326
[2]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I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J].
马艳明 ;
李斯深 ;
范玉顶 ;
孙海艳 ;
李永祥 ;
李瑞军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 (01) :13-17+23
[3]   利用SSR标记进行优质冬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J].
陈新民 ;
何中虎 ;
史建荣 ;
夏兰芹 ;
Rick Ward ;
周阳 ;
蒋国梁 .
作物学报, 2003, (01) :13-19
[4]   冬小麦种质“矮孟牛”中新型小麦-黑麦复杂易位的遗传传递分析 [J].
亓增军 ;
刘大钧 ;
陈佩度 ;
王苏玲 ;
李斯深 ;
李晴祺 .
作物学报, 2001, (05) :582-589
[5]  
M. Prasad,R. K. Varshney,J. K. Roy,H. S. Balyan,P. K. Gupta.The use of microsatellites for detecting DNA polymorphism, genotype identific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in wheat[J].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2000
[6]  
Detec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closely related bread wheat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5(6)
[7]  
K. M. Devos,M. D. Gale.The use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markers in wheat[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2(5)
[8]  
李晴祺主编.冬小麦种质创新与评价利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