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 Ⅹ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的现场调查

被引:22
作者
梁幼生
戴建荣
朱荫昌
杭盘宇
李洪军
赵松
茹炜炜
徐明
司进
宁安
余冬保
徐兴建
李远林
宋鸿焘
神学慧
机构
[1]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寄生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寄生虫病学重点学科,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寄生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寄生虫病学重点学科,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寄生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寄生虫病学重点学科,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寄生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寄生虫病学重点学科,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寄生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寄生虫病学重点学科,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寄生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寄生虫病学重点学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化疗; 抗药性; 吡喹酮; 血吸虫病;
D O I
10.16250/j.32.1374.2005.05.004
中图分类号
R383.24 [];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摘要
目的现场评价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方法在云南、江苏、江西、湖南和湖北等5个省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11个村作为调查现场。在血吸虫病非传播季节,采用粪检法(Kato-Katz法和/或尼龙袋集卵孵化法)筛选出病人;以吡喹酮40mg/kg一次顿服对粪检阳性病人实施抗血吸虫治疗;治疗后6周采用相同方法复查粪便;阳性者仍按40mg/kg吡喹酮顿服进行第2次治疗;首次治疗后12周,对所有已治者(包括第2次治疗者)进行再次粪便复查。结果在11个流行村共粪检村民4760人,阳性者584人,其中505人经吡喹酮首次治疗后6周复查粪便,480人转阴,治愈率为95.1%;21例首次治疗后粪检仍然阳性者予以第2次治疗。在首次治疗后12周,对所有已治者(包括第2次治疗者)进行再次粪便复查,未发现粪检阳性者。结论尽管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采用吡喹酮实施大规模化疗已达10余年,但现场至今尚未发现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下降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28 / 3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 Ⅵ 吡喹酮对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J].
梁幼生 ;
戴建荣 ;
朱荫昌 ;
李洪军 ;
徐明 ;
司进 ;
许永良 ;
杭盘宇 ;
G.C.Coles ;
M.J.Doenhoff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3, (05) :331-334+402
[2]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Ⅴ 吡喹酮对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成虫皮层的损伤 [J].
梁幼生 ;
戴建荣 ;
朱荫昌 ;
李洪军 ;
徐明 ;
司进 ;
许永良 ;
杭盘宇 ;
GC Coles ;
MJ Doenhoff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3, (04) :247-250+2
[3]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Ⅳ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成虫对吡喹酮的体外反应性 [J].
梁幼生 ;
戴建荣 ;
朱荫昌 ;
李洪军 ;
徐明 ;
许永良 ;
杭盘宇 ;
GC.Coles ;
MJ.Doenhoff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3, (02) :84-88
[4]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 Ⅲ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尾蚴对吡喹酮的反应性 [J].
梁幼生 ;
戴建荣 ;
朱荫昌 ;
李洪军 ;
徐明 ;
许永良 ;
杭盘宇 ;
G. CColes ;
M. JDoenhoff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3, (01) :12-16
[5]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Ⅱ 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虫卵和毛蚴对吡喹酮的反应性 [J].
梁幼生 ;
戴建荣 ;
朱荫昌 ;
徐明 ;
许永良 ;
杭盘宇 ;
李洪军 ;
G.C.Coles ;
M.J.Doenhoff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2, (06) :407-411+482
[6]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Ⅰ.微粒化吡喹酮对小鼠感染曼氏血吸虫不同分离株的疗效[J]. 梁幼生,戴建荣,朱荫昌,徐明,许永良,杭盘宇,G.C.Coles,M.J.Doenhoff.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2(05)
[7]   世界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及防治进展 [J].
陈名刚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2, (02) :81-83
[8]   不同地区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 [J].
乐文菊 ;
许学积 ;
梅静艳 ;
肖树华 .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88, (06) :355-357
[9]  
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实施指南[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