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恩诺沙星在养殖大菱鲆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被引:14
作者:
李娜
[1
,2
]
李健
[2
]
王群
[2
]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大菱鲆;
消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8 [水产药物学、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11~12℃水温条件下,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连续口服恩诺沙星7d后肌肉、血清和肝脏组织中该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残留及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大菱鲆肌肉、血清和肝脏中残留的恩诺沙星药物用二氯甲烷提取,在不同的时间点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药物浓度,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平均回收率为75%87%。研究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按一级动力学过程从体内消除,在3种组织中消除速率不同,在肌肉、血清和肝脏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1.560e-0.0310t、C=1.147e-0.0189t和C=0.920e-0.0271t;恩诺沙星在3种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较长,分别为22.53、36.67和25.57d。在给药后的第94天,肌肉组织中的恩诺沙星浓度持续保持0.168μg/g,尽管NY5070-2002无公害水产食品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残留限量MRL(Maxi mumresidue li mit)要求为0.05μg/g,但本试验数据提示,大菱鲆肌肉组织中残留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超过了标准,建议合理的休药期应不少于120d。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