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氟沙星在大菱鲆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

被引:14
作者
曲晓荣 [1 ]
王印庚 [2 ]
李胜忠 [1 ]
李兆新 [2 ]
张正 [2 ]
陈霞 [3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
[2]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3] 青岛九洋红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大菱鲆; 诺氟沙星; 药代动力学; 药物残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8 [水产药物学、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单次和多次混饲口灌大菱鲆诺氟沙星(NFLX)后鱼体主要组织中的NFLX含量。通过MCP-KP药动学程序对NFLX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30mg/kg的剂量单次混饲口灌大菱鲆,NFLX在大菱鲆体内的达峰时间(Tmax)为2h,血、鳃、肾脏、肝脏、肌肉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8.365、7.519、1.871、6.485和4.060μg/g;NFLX在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T1/2)由小到大依次为:肝脏8.18h<肌肉12.39h<鳃丝15.29h<血液23.22h<肾脏23.25h。连续5d以30mg/kg的剂量混饲口灌大菱鲆,消除半衰期(T1/2)由小到大依次为:肌肉74.88h<血液98.16h<肝脏186.43h<鳃192.12h<肾脏200.45h。以上研究表明,诺氟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吸收较为迅速,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用药。在组织中以肾脏中的残留最为显著。使用诺氟沙星进行大菱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时,至少停药30d后方可上市销售。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J].
王印庚 ;
张正 ;
秦蕾 ;
史成银 ;
陈洁君 ;
杨少丽 ;
马爱军 .
海洋水产研究, 2004, (06) :61-68
[2]   碱性诺氟沙星在健康猪体内的药动学 [J].
陈志宝 ;
邓旭明 ;
阎继业 ;
李乾学 ;
王学林 ;
张洪友 ;
不详 .
中国兽医学报 , 2004, (02) :180-182
[3]   诺氟沙星在牙鲆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 [J].
刘秀红 ;
李健 ;
王群 .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04) :13-18
[4]   氯霉素在牙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J].
刘秀红 ;
王群 ;
李健 .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305-310
[5]   斑节对虾血淋巴中诺氟沙星含量测定及药代动力学 [J].
房文红 ;
邵锦华 ;
施兆鸿 ;
杨宪时 .
水生生物学报, 2003, (01) :13-17
[6]   不同给药方式下鲤对诺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J].
张雅斌 ;
张祚新 ;
郑伟 ;
刘艳辉 ;
杨永胜 ;
张锦霞 ;
吴永魁 .
水产学报, 2000, (06) :559-563
[7]   诺氟沙星在鱼类细菌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J].
张雅斌 ;
张祚新 ;
郑伟 ;
刘艳辉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0, (02) :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