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渤海湾盆地八面河地区油气运聚与成藏特征分析
被引:2
作者:
庞雄奇
李素梅
金之钧
黎茂稳
李丕龙
李雪
机构:
[1]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 102249 ,北京 100083 ,东营 257015 ,东营 257015
[2]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卡尔加里分部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石油管理局 北京 102249
[3]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 102249 ,北京 102249
来源: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定量地球化学计算;
混源;
油源对比;
油气运移;
成藏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采用地质与地球化学原理与方法对渤海湾盆地八面河油气区进行系统测试和分析,定量估算该油田的油源分配,提出了相应的运移通道和成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八面河油田附近埋藏较浅的沙四段烃源岩提供的“未熟-低熟油”在八面河地区原油中占一定的比例,但这些原油的主体应来自相邻的生油洼陷——牛庄和广利洼陷内埋深超过2700 m的沙四段成熟烃源岩.定量计算表明,八面河地区未熟-低熟油的含量不超过20%,其余为正常原油.来自生烃洼陷的油气的运移受断层、砂体运载层等优势通道共同控制,八面河油田只是运移优势通道的指向之一.新提出的原油来源与运聚模式已为近期油气勘探实践所证实.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61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