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东段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25
作者
吕修祥 [1 ,2 ]
杨海军 [3 ]
白忠凯 [1 ,2 ]
雷刚林 [3 ]
刘丹丹 [1 ,2 ]
马玉杰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烃源岩; 储盖组合; 构造演化; 麦盖提斜坡;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东段具有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本区发育的寒武—奥陶系的烃源岩和一套高丰度的石炭系油源岩,为该区形成大油气田提供了物质基础。发育以奥陶系潜山风化壳为储层、志留系泥岩以及石炭系下泥岩段为盖层和以石炭系砂砾岩段、生屑灰岩段作储层、下泥岩段及中泥岩段为盖层的多套储盖组合。储层分布稳定,储集条件良好,盖层保存完好,良好的储盖条件为油气富集创造了条件。麦盖提斜坡经历了寒武—奥陶纪北倾斜坡和自石炭纪以来南倾斜坡的发展过程,处在构造活动的枢纽部位,既有利于油气聚集更有利于油气的后期保存,是有利的油气聚集成藏区。麦盖提斜坡东段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圈闭、石炭系构造及地层岩性圈闭应为进一步勘探的主要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521 / 5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原油裂解气在天然气勘探中的意义 [J].
赵孟军 ;
张水昌 ;
廖志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47-49+56
[2]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石炭系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交替沉积的沉积环境分析 [J].
蒋凌志 ;
顾家裕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1) :41-47
[3]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天然气的特殊来源及非烃组分的成因 [J].
赵孟军 .
地质论评, 2002, (05) :480-486
[4]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油气运聚与成藏 [J].
马红强 ;
王恕一 ;
蔺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3) :243-248
[5]  
美国油气田分布规律和勘探经验. 胡文海,陈冬晴.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5
[6]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石油地质特征及油气资源. 董大忠,肖安成编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8
[7]  
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烃机理. 黄第藩,秦匡宗,王铁冠等.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5
[8]   利用含油气系统认识油气分布 [J].
吴元燕 ;
吕修祥 .
石油学报, 1995, (04) :17-22
[9]   咔唑类化合物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J].
刘洛夫 ;
徐新德 ;
毛东风 ;
于会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04) :420-423
[10]   塔里木盆地巴什托普背斜石炭系油气藏形成条件 [J].
陈俊湘 ;
屈秋平 ;
邱斌 .
新疆石油地质, 1997, (04) :319-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