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企业IPO靠自己还是靠“风投”?——基于双边选择效应视角的经验证据

被引:16
作者
付辉
周方召
机构
[1] 江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创业企业; 首次公开发行; 双边选择效应; 增值效应;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7.05.010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风险投资的增值职能对创业企业至关重要,是风险投资领域最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现有文献侧重于风险投资增值职能与单边选择效应的分离识别。文章提出双边选择效应与风险投资增值职能的区分,研究了风险投资增值职能对企业IPO结果的作用机制。文章利用1999-2009年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国创业企业的1 623个样本,以及截至2016年6月30日被投资企业IPO成功与否的数据,考察了风险投资机构是否发挥了增值职能。文章在充分考虑"好风投"与"好企业"更容易结合的双边选择效应基础上,同时考察了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自身在IPO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增值效应"。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均表明,"好风投"未能充分发挥对创业企业的增值效应,在推动IPO方面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创业企业的自身优势才是其更容易成功IPO的主要决定因素。文章的研究为理解风险投资机构的增值职能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正确认识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的行为特征及其经济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4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风险投资、创新能力与公司IPO的市场表现 [J].
张学勇 ;
张叶青 .
经济研究, 2016, 51 (10) :112-125
[2]   VC投资:投前筛选还是投后增值 [J].
王秀军 ;
李曜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6, 18 (04) :83-96
[3]   风险投资与企业生产效率:助力还是阻力? [J].
赵静梅 ;
傅立立 ;
申宇 .
金融研究, 2015, (11) :159-174
[4]  
风险投资与创业企业的匹配结构——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付辉.金融学季刊. 2015(02)
[5]   风险投资特征、风险投资IPO退出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徐欣 ;
夏芸 .
经济管理, 2015, 37 (05) :97-107
[6]   风险投资辛迪加成员背景、组织结构与IPO抑价——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J].
许昊 ;
万迪昉 ;
徐晋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5, 35 (09) :2177-2185
[7]   我国创业板市场上风险投资的认证效应与市场力量 [J].
李曜 ;
王秀军 .
财经研究, 2015, 41 (02) :4-14
[8]  
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逐名效应[J]. 周翔翼,孙文秀,肖晟.金融学季刊. 2014(01)
[9]   政治关系、风险投资与IPO机会——基于创业板申请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J].
蔡卫星 ;
胡志颖 ;
何枫 .
财经研究, 2013, 39 (05) :51-61
[10]   基于创投双方潜在努力的最优融资契约研究 [J].
陈逢文 ;
徐纯琪 ;
张宗益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 33 (03) :64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