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沉积理论发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被引:58
作者
李祥辉 [1 ]
王成善 [2 ]
金玮 [3 ]
冉波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地质大学
[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鲍玛序列; 重力流; 牵引底流; 深海扇; 层序地层; 油气勘探; 深海沉积;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9.01.01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深海沉积理论的进展主要涉及"鲍玛序列"、浊流、砂质碎屑流和深海层序地层四方面。以Shanmugam为代表认为:"鲍玛序列"并非唯一浊流产物,可含有砂质碎屑流、浊流、内潮汐、内波、等深流多种流体作用的结果;过去识别的"鲍玛序列"A段有浊流也有相当部分是砂质碎屑流成因,B—D段交错层理则是底层牵引流沉积产生的;只有浊流的沉积物才能称为浊积岩;"高密度浊流"是指砂质碎屑流而不是浊流;浊流是一种有牛顿流和紊乱状态的沉积物重力流;浊积岩没有复杂的颗粒悬浮层和碎石浮层,不发育逆粒序。Shanmugam等关于"鲍玛序列"这一新解是深海沉积学理论的一个进步。深海牵引流过去数十年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理论与实践脱节。深海层序地层是深海沉积理论进展的另一个方面,层序界面类型、体系域沉积有自身的独特性:层序界面至少存在斜坡侵蚀面、低水位下超面和水下沉积间断面三种;当沉积背景以陆源碎屑为主时,LST主要为盆底扇,TST和早期HST表现为非钙质远洋沉积,晚期HST一般不发育;当碳酸盐沉积为沉积背景时,LST主体为碎屑流和跨塌蹦落沉积或淡水透镜体,TST和早期HST为钙质细粒沉积,晚期HST可能存在有较小规模的钙屑海底扇。建议慎重解释"鲍玛序列",审视"浊积扇"理论,废弃"浊积扇"概念,加强深海牵引流沉积机理方面的研究;LST浊积砂体、砂质碎屑流形成的块状不规则砂体、深海牵引流砂体可在深海储层预测方面具有巨大潜势,深海沉积作用及其过程的精细研究在指导深海油气勘探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深水沉积研究前缘问题 [J].
庞雄 ;
陈长民 ;
朱明 ;
何敏 ;
柳保军 ;
申俊 ;
连世勇 .
地质论评, 2007, (01) :36-43
[2]   轴向重力流沉积:一种重要的深水储层——以东海盆地丽水凹陷明月峰组为例 [J].
周士科 ;
徐长贵 .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5) :57-62
[3]   全球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分析与展望 [J].
田洪亮 ;
杨金华 .
国际石油经济, 2006, (09) :1-3+69
[4]   水体内部的沉积作用——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综述 [J].
王青春 ;
贺萍 ;
牛传华 ;
罗治 .
海相油气地质, 2006, (03) :39-45
[5]   深水牵引流沉积的研究历程、现状与前景 [J].
高振中 ;
何幼斌 ;
刘成鑫 ;
邢凤存 ;
王昌勇 .
古地理学报, 2006, (03) :331-338
[6]   深海石油承载中国能源之未来 [J].
安飞 .
中国船检, 2006, (06) :40-43
[7]   有关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几点思考 [J].
贾琇明 ;
岳来群 ;
韦子亮 .
国土资源情报, 2005, (07) :5-7
[8]   内波沉积中指向沉积构造的形成机理 [J].
王青春 ;
鲍志东 ;
贺萍 .
沉积学报, 2005, (02) :255-259
[9]   深思深海油气勘探 [J].
岳来群 ;
韦子亮 .
中国石油企业, 2005, (04) :116-119+8
[10]   石门杨家坪下寒武统杷榔组三段内波和内潮汐沉积研究 [J].
何幼斌 ;
高振中 ;
郭成贤 ;
徐徽 ;
董桂玉 .
中国地质, 2005, (01) :62-69